第(2/3)页 朱元璋见到刘伯温胡惟庸以及李善长纷纷开口,压下心中怒气,朝宋濂吩咐道: “你们礼部出了很大的问题,咱就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你们再选出几人作为特使,咱要让这些人出使倭岛各地。” “希望这一次,你们礼部不要再让咱失望,要不然的话,后果你承受不起。” 宋濂张口还要再说,但是抬头看到朱元璋冷漠的眼神,其中蕴含的杀气,让宋濂冷汗直冒。 不敢再废话,宋濂沉默躬身应下。 而后朱元璋大手一挥,说道: “你先下去吧,好好安排此次出使,咱不希望再出现叉子。” 宋濂最终还是离开了上书房,花白的头发有些颤抖,作为儒家出身的他,还是不太能接受,朱元璋的做法。 但是朱元璋的决心,宋濂已经看到,知道再说下去,只怕自身难保。 长叹一声,宋濂缓步朝鸿胪寺走去,一切都来源于鸿胪寺,他倒要看看鸿胪寺的那位李进,到底有何能耐? 等到宋濂走后,朱元璋几人继续刚才的话题,朝刘伯温说道: “伯温,难道咱不能直接拿下整个倭岛?” “为何还要步步蚕食?要知道我大明战兵百万,想要拿下一个小小的倭岛,岂不是手到擒来?” 刘伯温却是摇头,说道: “征倭一事,可缓而不可急。” “当年元世祖从朝鲜半岛出兵,如此近距离的攻伐,都是铩羽而归。” “如今咱们从上沪县出发,若是被倭岛上下一心提防我大军,只怕结果不会比前朝更好。” “咱们必须先拿下一处地方,作为大明军队的落脚点,而后三年生聚,三年积累,三年忍耐,十年则倭岛必然被我军拿下。” “所以请皇上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要不然只怕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元璋点了点头,要论行军打仗,这种事情终究还是刘伯温更加专业一些。 毕竟刘伯温之前的战绩,已经证明了刘伯温的能力,绝对是天底下最顶尖的一批,与自己也是不遑多让。 李善长则是更加适合居于后方,进行粮草调度。 而胡惟庸则是朱元璋手中的一把利刃,用来给朱元璋清理朝堂的。 三者各有各的特色,相辅相成,这也是朱元璋对未来的一种规划。 之前的大明朝是统一了天下,所以刘伯温能派上用场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刘伯温的势力越加微弱。 如今大明再起征伐,则刘伯温注定要渐渐崛起,就如当初朱元璋开始创业之时,不可或缺。 朱元璋能够明显感受到刘伯温的变化,但是他的心中却只会高兴,因为只有刘伯温与李善长相互争斗,他才能成为那个彻底掌控朝局的洪武大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