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修路,那就要花钱,这是天经地义的,哪怕人力不花钱,但是那些修路的材料,也要花上不少钱财。” “卑职从没有听说,这天下不花一分钱,也不用一个人,就能自动修好的路。” 周边的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觉得,朱元璋这话不能说是痴人说梦,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朱元璋看着百官一脸不信的样子,还是没有解释,反而继续说道: “咱说不花国库的一分一毫,没说过修路不花银子。” “修高速公路是对天下百姓,都是功在千秋的大事,这种事自然不能让咱一个人出银子。” “皇上这意思,是想让百姓出银子吗?” 刘伯温闻言大惊失色,难道朱元璋想要加税,用这笔税收来修路? 大明朝刚刚建立不过五年,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朱元璋想要强行加税,这对天下的百姓绝非幸事,反而会使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刘伯温想到这还要再劝,却被朱元璋直接挥手打断道: “百姓的生活已经够艰苦的了,就没必要把负担加到百姓的身上了。” 户部尚书吕昶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问道: “皇上,不征百姓的钱,那要征谁的钱来修这条路?” “当然是谁有钱,就征收谁的。” 朱元璋理所当然的说道: “天下士绅千千万,俗话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笔钱,咱要让士绅来出!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来出这笔钱。” 此话一出,底下瞬间就炸锅了。 如今虽然是大明初创,但是朝堂上的文官,大部分还是士绅集团。 毕竟在那个时代,能上得起学的就只有士绅家族了。 否则穷人家的孩子,饿都要饿死了,哪还有时间去考取功名? 现在士绅出身的文官,听说竟然要让士绅来出钱,而且还会自愿出钱,顿时心中冷笑无比。 对于他们来说,想从士绅兜里掏银子,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精,精打细算,要不然又怎么可能攒出来这么一副家当? 吏部尚书首先出列,站出来说道: “皇上,士绅虽然薄有余财,但是这也是世代积累下来的,得来殊为不易。” “而且修路惠及天下百姓,却只让士绅出钱,是否有失偏颇?” “臣等附议!” “臣赞同!” 礼部尚书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他们全都是士绅出身,自然不愿意出这笔巨资。 朱元璋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仍旧是一脸自信的说道: “你们觉得,商人尤其是商队,在咱们现在官道上,行进速度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