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宋铮归来-《绝品盗帅》
第(2/3)页
在这场风波影响越來越大时,两艘官船载着蜀国使节,缓缓使出秭归城,顺流东下。
前面的一艘船的船头上,三名官员迎风而立,正是唐正肃、薛启孟和宋铮,说起來,唐正肃和薛启孟五天前就到了秭归,但被驻守于此的范正同留了数日,借口是等待江宁的朝令。
由于这是几十前來蜀国首次派正使來大齐,唐正肃虽有所不满,却不好发作,直到昨晚,宋铮终于从江宁赶回到秭归后,方正式起行。
“太白诗云,千里江陵一日还,极言顺流而下之速,果不其然。”薛启孟一边贪着着飞速后退的景色,一边长声道。
“可惜沒有‘两岸猿声啼不住’。”宋铮笑道:“越往下行,江面愈宽,两岸青山少了几分险峻,多了几分平和。”
“同样的水,行至此处,方能称得上水势磅礴。”唐正肃亦道:“自我蜀国而下,数支江河汇于这长江之中,长其水势,到了这里,便有了几分‘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味道了。”
宋铮哈哈一笑:“这才到哪里,未曾听闻曾经沧海难为水么,等到了大海之上,才知道什么是宽阔,什么是风浪。”宋铮知道唐、薛二人沒见过海,所以故意如此说。
“我们这也算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了。”薛启孟倒背起双手,颇有志得意满的模样。
三个人在一起,自然是大吐酸词,这倒不是三人纯心卖弄文才,而是三人均为饱学之士,对有关长江啊大海啊之类的诗词,心里都装了一箩筐,总能找到最好的诗句,來形容自己的心境和周围的景色。
此时,随从属官來报:“三位大人,酒席已经安排好了。”
薛启孟豪兴大发:“來,來,來,小郎,如此美景,岂能无诗,今天我们三人就來一次诗会,各自使令作词,看看我们这一路,到底能作出多少诗來。”
“薛兄有如此雅兴,宋某怎不奉陪,來,唐大人,薛大人,请。”
唐正肃虽然老成一些,却亦为景色所醉,心中诗意无限。
既然是凭酒赋诗,三人也不进舱,而是各执一酒壶,就立在甲板上,随喝随吟,自有书记官将诗记下保存。
宋铮也不急,长江沿岸风景无数,每至名胜,宋铮总要带着二位蜀使游玩一番,之所以如此,宋铮就是想让江宁的事慢慢发酵,反正已经布置了多路后手,不把江宁城折腾个天翻地覆,如何能对得起黄嵩和国公府的那帮人。
唐正肃和薛启孟更不急,好不容易來一次大齐,总要好好看上一番,不然,下次出使大齐的就不一定是他们了,有宋铮陪同,唐正肃和薛启孟便不再局束,一路赋诗不断。
直到五月二十六日,使船才到距离江宁城颇近的当涂,短短十余日,三人竟然得诗逾千首,不管质量如何,这个数量也算惊骇世俗了。
在当涂,宋铮接到皇命,任承宣使,负责接蜀使入京,前來传旨的,赫然是钱满柜,与钱满柜同來的,还有禁军统领韩奎,负责保护蜀使。
宋铮接到任命后,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他本身是使节出使归來,现在又被任命为迎候官员,实在是诡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