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小峰,我走了。 在我年少时,曾亲历战争的尾巴。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惨状,从年少时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每当想起,总让我心血翻涌,无法平静。 从年少时,我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己所能,做点什么。 我运气很好,还算是块读书的料子。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国家供我读书、学习、深造。 我无以为报,只能以身许国。 我就像象棋里的“卒”。 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 无论是你奶奶,还是你大伯、二伯、爸爸,我都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和义务。 为人夫为人父,我是一个失败者。 但即使到了今时今日,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选择那条不归路。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我知道奶奶的离去,对你打击很大。 我不奢求你能够原谅我。 只希望我的短暂出现与离开,不会影响你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你的构想,很恢宏,很壮阔。 但想要变成现实,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希望我此去,能够为你的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希望我们未来,还能有再见面的那一天。 】 这一封书信,并不长,也不正式,甚至连落款署名都没有。 更像是老爷子对吴峰的寄语。 字体隽正,笔锋刚劲。 字里行间,只是简单地将他当初做决定的原因告诉了吴峰。 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倾诉,而非长辈对晚辈的说教。 吴峰怔怔地看着信纸上的文字,沉默不语。 信纸的旁边,放着一张银行卡,以及一张老照片。 照片里,是一年轻的女子。 她穿着黑白格子裙,留着一头大波浪卷发,脸上挂着青涩的笑容。 在她的身后,则是一所学校的大门。 大门上,雕刻着“军事工程学院”六个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