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8】真的在算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谢婉莹曹勇》

    只是,目前这个案例太复杂,他们放射科的脑子算不过来。

    杯口状病例是最容易这样做成功的。遇到难点的病例,由于脑子算不过来,临床上大多数医生会采用手法按摩等加注试来试去,是有点靠经验摸索的瞎猫撞死耗子。

    现在这两位年轻医生回到空气灌肠的精髓原点,意图不用试来算出什么精确的步骤结果吗?这个可能性有吗?

    摸索试的时间太长怕来不及会失败,医生预先算清楚调整好最佳最短步骤路径再下手。这是个非常美妙近乎完美的理想方案。若是能成,其他人想着:会是奇迹了。

    为此放射科医生明知这方法可行,却对两位年轻医生能否算出来没信心在。

    紧接下来,谢同学和段同学间的对话是这样子的:

    “从之前的数据来看,8kpa注气推动脾曲往四十五度角外侧纵深z轴上寸移动了0.5厘米左右,拉动肝曲往纵深z轴平伸。”

    “谢医生,你认为8kpa的力度不够是吗?”

    显而易见肯定不够的,嵌死了的,但是。

    “没做过放气。我预估放气的话,头部会再向前移动,固然距离不大……”

    “我明白了,从这孩子目前的状况来看,放气的步骤对他来说更重要,我们把放气作为中心来策划治疗方案你觉得怎样?”

    “我个人认为,可以短时间内几次注气放气,气压不要超过10kpa比较稳妥。”

    “头次注气时间可以很短,第三次注气时间加长。放气时间前面两次不变,第三次放气要缩短,第四次放气要放足五分钟……”

    现场一帮人:……这两人真的在算了。

    在段同学帮着调整放气注气步骤后,她不用见招拆招边做边摸索了。无疑对孩子来说更好,拿出正确答案是更快。

    两计算的人心无旁骛自顾自交流不到五分钟,结果出来。

    “杨老师,麻烦您配合谢医生说的话进行操作。”段三宝向放射科医生请求协助。

    杨医生的助手们望着杨医生:杨老师,你听懂他们刚才的解题了吗?

    杨医生是听不懂,唯独听懂这解题方向目标是对的。既然对的,试试吧。

    到这个关口上,试了总比不试好。反正现场有人兜底。几位年轻医学生热情满满在病例上,不像他早早察觉到门口的动静。

    门口领导没出声阻止,相当于默许他们可以这样干。

    开始。

    大家目不转睛盯住仪器屏幕。按照两位同学之前算出来的步骤,注气放气,注气放气,来来回回,按照精准的数学答案来操作。说实话,对此很多人先抱疑心,不认为算数学题能办到什么。

    操作到一半步骤时,仪器上显示肠套叠的头部没回撤往前挪,持续下去挪到脾曲更难解套。这下把杨医生的助手给急得喊:“行不行啊。”

    杨医生努力沉住气。门口领导没出声,他继续按照步骤操作。

    “哎呀,它再往前挪了。”杨医生的助手再喊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