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他代表的,就是这台手术的极限!-《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3)页

    也将标志着,临海一院将成为六十万等待血管重建的病人的最后希望。

    “再看看剩下的受试者名单吧。”

    郑主任翻到了ppt的下一页,继续介绍起来。

    除了闫自强,还有另外十九个,有要做冠脉旁路移植的,也有需要做血脉透析,或者是血管缺损后,亟需小口径血管补上的。

    最后,许秋选择了其中的四人。

    这四个受试者的每一个,都受限于各种原因,如身上高危因素过多、自身血管取材有限,被其他医院宣判了死刑,或者是只能保守治疗。

    其中就有闫自强。

    一番研讨后,难度最高、风险最不可控的闫自强将由许秋主刀。

    另外三个,相比之下难度低许多。

    分别由临海一院心外科郑主任,阜外杨晨曦教授,阜外心血管泰斗马勤带队负责。

    如果说,闫自强代表的是小口径人工血管的极限,是这一款新型血管所能驾驭的最危险的那一批病人的上限。

    那么剩下三人,则更加普适。

    不管是病人情况,还是医生的手术水平,都不会太刁钻,属于协和、天坛、301这类大三甲都有主任能驾驭、并且掌握的高精尖手术。

    而非只有许秋能做的,类似于完全颅脑融合分离的全球独苗。

    许秋代表了这款新型血管是否真的可行。

    而郑主任等人的手术结果,则能看出这款产品、这台手术是否能在整个大夏铺展,成为心内科一门真正具有开创意义的崭新手术!

    ……

    初步确定受试者后、手术方案后,临海一院出动四支队伍,分别前往病人的所在地,将病人接回一院。

    很快,四人就住进了心内科的vip病房,开始了术前准备。

    其中闫自强更是重点。

    常规的冠脉造影,确认梗阻部位、程度、范围。

    预计移植血管桥支数、确定手术方案。

    此外,还要估计心肺功能、评估再次手术的危险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