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鸡踪桥之役2-《五代十国往事》


    第(3/3)页

    王晖累功升至秦州节度使。前蜀灭亡后,王晖归顺后唐,被任命为陵州刺史。

    董璋初议进攻西川时,诸将纷纷赞同,唯独王晖劝阻。董璋不听,以致今日之败。

    王晖见董璋失势,遂发动兵变,斩杀董璋,向西川献城投降。

    至此,西川凭借“鸡踪桥之役”的胜利,一口气拿下东川全境。

    起初,两川交恶,互不往来,直至董璋因受朝廷威胁而主动向孟知祥示好,请求联姻结盟。孟知祥起初并不想答应,谋士赵季良为他分析利害,劝他接受,随后孟知祥命赵季良作为结盟特使出访东川。

    赵季良与董璋也是旧相识,有托妻献子的交情。此番两川能够顺利结盟,也多亏了赵季良的撮合,所以董璋对老朋友赵季良充满感激,逐渐放松了警惕,推杯换盏之间,互诉衷肠。赵季良骗取董璋的信任后,也假意推心置腹,套出不少董璋的心里话。

    史籍记载,赵季良“诈陈衷素”,而董璋则是“尽磬血诚”。董璋败给了这个渣男。

    回到西川后,孟知祥问他有没有刺探到董璋的战略意图,赵季良如实汇报,为历史留下了一段对董璋最贴切、最露骨的评价:

    “董公为人,豺狼之声,狗鼠之行,卒征暴敛,好杀恶生;其志刚强,不量人事;用兵好胜,不达天时。”

    随后,赵季良对自己的“三十二字评语”做了逐一解释:

    “豺狼常有野心,狗鼠亦无定度。卒征暴敛,(老百姓)事急则逃;好杀恶生,物极必反(手下部将策动兵变、叛乱);至于其用兵之法嘛,所谓‘强良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莽夫何足惧哉?”

    /74/74669/23651739.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