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形势越的严峻了,无奈之下筱冢义男不得不向冈村宁次说明情况,请求作战指导。 接到筱冢义男的电报,冈村宁次陷入了沉思。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便是死守山西,让第一军和山西的支那军队死磕,然后集中方面军主力进行增援,只要在第一军覆灭之前拿下石门,那么一切还有挽回的机会。 第二条路则是趁着山西的支那大军没有合围之前进行突围,或是向之前那样撤往阳泉等地,然后同方面军主力一起夹击马铮所部,将军事重镇石门给夺回来,以图后效。或者是直接从太原向南进攻,大军撤往河南。 一旦进入了河南,那么二战区和八路军就等于失去了作用,毕竟山西才是他们的地盘,支那人想要在河南地区和大日本皇军争雄还是差了那么一丝丝火候的。 冈村宁次很是纠结,这两条路是各有利弊。如果死守山西而且还能守住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了,毕竟刚刚上任就把山西丢了,即便是他刚刚夺取了张家口,也难以向大本营交待。 但问题是,守住山西的基本条件便是要保证第一军的物资供应。按照筱冢义男的估计,现在第一军的物质还可以支撑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如果方面军还无法打通正太铁路的话,那么包括他筱冢义男在内的近十万大军都将被支那人吞的连渣渣都剩不下。 说实话,半个月之内拿下石门,冈村宁次根本就没有把握。不要说是现在守石门的是马铮所部了,即便是碰上国民政府的精锐,日军也没有把握半个月内将其击毙。 这样的事情可是有前车之鉴的,1937年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在占领平津之后沿平绥铁路西进,企图进攻山西和察哈尔以及绥远等地,进而控制整个华北。老蒋这时已看清对日妥协无望,遂决心抗战,对日寇的三路进犯,都做了相应的战斗部署,在平绥路方面,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 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从南口经居庸关西行至宣化、张家口,为一东西狭长之盆地,南北多山,中央凹下,平绥铁路横贯其中,并有公路相辅行,形成为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交通干线。 南口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之地,人们称它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日寇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晋、绥之图谋,从而保卫察、晋、绥三省,可见南口从来为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