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秦有福大婚-2-《康熙国策顾问》
第(2/3)页
秦有福一听吴应熊的这番话,顿时明白自己搞出了大乌龙来了。他原本想着,王羲之既然被称为书圣,当然写字是绝对没话说的。在秦有福看来,自己既然要拿出一个像书圣写的大学,当然得拿出点绝的,也好让别人没话好说。于是他就找来了纳兰性德帮忙,秦有福知道,别的不敢说,纳兰性德的水平肯定是没话说的。纳兰性德不知道秦有福要干什么,以为只是想让自己帮着写点东西,于是答应了下来。秦有福想了半天,让纳兰性德用最古老的文字写,于是就搞出了这么个篆书的书圣书法来。
不过秦有福并不介意吴应熊说的,他知道吴应熊摇买的不是这幅字,而是这幅字上那枚“康熙藏书”的印章。
“吴世子拳拳孝心感天动地,西平王爷镇守边陲劳苦功高,即使下官极为喜欢这幅字,但是又怎能不估计王爷的嗜好?世子赎买一说今后修要再提,下官就将这幅字赠与世子爷,也算全了下官对西平王爷的尊敬之意。”秦有福非常大度做了个请的手势,将吴应熊让在一边的椅子上。自己开始装腔作势的点评着:“书圣的书法水平之高实在令人敬佩,你看他写的这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简直是字字珠玑,落落大方,笔下之韵味令人叹为观止。下官每每看到这幅字,就有了修习书法的冲动,只可惜现在事情太多,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啊。”
吴应熊在一边听得差一点晕过去了,书圣王羲之乃是东晋书法大家,现在姑且不论他会不会写篆体字,就算他会写篆体,可是打死他也写不出南宋状元王十朋为山海关孟姜女庙撰写的对联来,这简直差得太远了。可是事到如今,吴应熊除了硬撑着还能怎么办?他还得听一听秦有福要转达皇上的意思呢。
“是是是,书圣当然不同凡人,如若不然,也不会被称为书圣了。倒是秦大人这段时间都忙些什么你可不能因公废私,累坏了身体。”吴应熊仔细的咀嚼着秦有福说的每一句话,皇上把这件事情搞得那么神秘,必定有他的深意的。
“哦,本来这是个挺机密的事,不过对吴世子来说也就无所谓了。”秦有福装出一副八卦的样子,歪着身子靠近了吴应熊一些,压低了声音道:“这段时间我正忙着对皇上编练的新军进行一些人士上的调整,毕竟是一支全火器军队,攻防能力都非常强,如果还像原来那样交叉管理,婆婆太多了难免会扯皮,皇上考虑将这支新军的管理权亲手抓起来,实行垂直管理的方式,从上到下逐级管理,按照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采用三三制的办法由皇上亲自控制,这样一来,指挥起来就显得方便得多,新军的反应速度也会快许多,比较容易应对突发事件。”
“喔?何为三三制”吴应熊的兴趣被提了起来,那张摆在书桌上的字已经被他丢到脑袋后面去了。
“也就是一个班有十二个人,三个班就是一个排,三个排就是一个连,逐级推上去。皇上为了练这只新军准备了很长时间,当初是打算用来对付鳌拜的,不过没用上鳌拜就完了。上次的秋操你也看到了,二十人对两千都能打赢,新军的作战能力可以说是异常彪悍!”秦有福故意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道。
“那是那是!新军的战斗能力是没得说的!”吴应熊一边口中称是,另一方面在心里紧张的计算着:一个班十二个人,三个班一个排,三个排一个连……赫然,一个将近三万人的新军已经出现在了眼前,若是在配上相应的后勤辎重等协同兵种,这支部队怎么说都有将近五万人,考虑到新军的战斗能力,要想跟这个新军进行对抗,没有十倍的兵力是不可能取胜的,也就是说,皇上只要派出他的新军,父王吴三桂如果不想找死的话,只有乖乖投降一途。
“皇上前一段时间跟我说,令尊西平王对大清是忠心耿耿的,这一点不光皇上知道,先皇当年也多次提起过,只可惜王爷已经尊为亲王了,要不然,皇上还得想办法褒奖西平王爷的。其实也难怪皇上会有这样的想法,有些个藩王的确有些不识好歹,蹬鼻子上脸的,,把他的那一亩三分地整治得像个国中之国一样,政令不通,下面的百姓只知道王爷,不知道皇上,皇上哪能不生气?哎,我看这个皇上也不好当啊。”秦有福叹了口气,仿佛多为皇上为难似地。
“秦顾问,还请转告皇上,我西平王府从上到下无不以皇上的号令为左右,但凡皇上一声令下,从王爷到封地每一位军民皆一皇上马首是瞻,皇上指东,我们绝对不会往西,请皇上相信我们的忠诚。”吴应熊一听秦有福的话,明明就是指桑骂槐,就差没有点名道姓了,虽说他没有办法提吴三桂拿主意,但是表决心是会的,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说点好听的,那就真是不可救药了。
“吴世子放心,在下一定将吴世子的这番话转告皇上,相信皇上是理解西平王爷的。”说到这,秦有福一指桌上的那副字:“今天是我大婚的日子,要不是为了这幅字,恐怕也没有机会跟吴世子谈论这些东西,好在是吴世子,否则在下就有泄密的嫌疑了,要不我们还是欣赏一下书圣的书法?”
吴应熊一听就知道,这是秦有福在赶人了,当下站了起来,双手抱拳施了一礼:“秦顾问请放心,刚才除了欣赏书圣的书法以外,我们还讨价还价了一番,秦顾问总是让着我几分,究竟将这幅书圣的篆书让与了我。”吴应熊说着从袖口里掏出了一份房契:“本人无以回报,只好以京郊的一座小院让与秦顾问,院子虽小,但厨房内的地窖却冬暖夏凉,很是舒服,权当是谢谢秦顾问的厚赐,今天乃是秦顾问大喜的日子,想来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忙,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这就告辞。”吴应熊的袖子里准备了好几份礼物,轻重各有不同,就是打算看情况给的,现在拿出来的这份最不起眼,但是地窖里的东西确是最值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