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糜汉》


    第(1/3)页

    

    “御敌于国门之外?”

    身为宿将的马超,在仔细琢磨完这句话后,陡然之间便明白了糜旸的意图。

    既要御敌于国门之外,怎么会纵敌人入关,又怎么会弃城逃避?

    在明白了糜旸要采取的方略后,马超脸上浮现了浓重的犹疑之色。

    他知道目前坐在他身前的这个男人,乃是天下间最负盛名的名将。

    糜旸的威名早已经让他可以跨越辈分的界限,平等对视,甚至傲视于天下间任何一位武将。

    可是尽管糜旸有着如此深重的威名,马超还是不自觉地对糜旸想要采取的方略感到不解。

    己方实力远远弱于敌军,又怎么能采取处处坚守的策略?

    只是虽然心中有着犹疑,但马超并未开口劝阻糜旸。

    马超终究还是十分在意他那敏感尴尬的身份的,他不是糜旸的心腹,那么做很多事就势必不能畅所欲言。

    但善于察言观色的糜旸,却从马超的脸色看出了他心中的疑虑。

    察觉到这一点后,糜旸伸手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奏本。

    他将手中的奏本交到马超手中,示意他展开来看。

    在糜旸的示意下,马超虽有犹豫但还是接过奏本展开看了起来。

    当眼神触及到奏本上的第一句话时,马超的瞳孔就不禁收缩起来。

    “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益州援军足得救关。”

    单单看这这一句话,马超便知道写这封奏本的人,向糜旸献上了与他想的一样的计策。

    而在马超看完奏本中的所有内容后,糜旸又避开半个身子,让马超的视线可以从他的身上越过,来到他身后的书案之上。

    此刻在那书案之上,正积压着一片犹如小山的奏本。

    “《伐蜀文》在汉中散播开来后,引起了汉中内外的一阵恐慌。

    恐慌之下,郡府并州府上下百员属吏,皆齐齐向我上书阐述他们的应敌策略。

    骠骑将军你知道吗,那上百奏本中,大多数阐述的应敌策略,与你方才所讲的基本相差不多。”

    听到糜旸这么说,马超的神色变得更加犹疑。

    上百员上书的属吏中,肯定有着糜旸的嫡系心腹。

    他刚才或许还会以为,糜旸不采纳他的策略,乃是对他不信任。

    但现在看来,他心中的这点怀疑并非事实。

    而真正的事实或许真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糜暘真想采纳的策略。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以糜旸之前所展现出来的韬略,他怎么会不明白自己方才献出的策略,乃是当下对梁州最好的应敌策略呢?

    很快糜旸的下一句话,便解开了马超的困惑。

    糜旸定睛看向马超,用诚恳的语气对着马超言道:

    “骠骑将军,及我诸位属臣之方略,对目前的梁州来说的确是最佳方略。”

    “可是这个方略,对大汉而言,却是一个极差的方略。

    现今汉中的防御体系,诸镇要塞是我两位恩师所一手打造。

    以他二人之韬略,难道会不知道来日贼军若攻打汉中之际,会动员出一股可怕的力量吗?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这句话是丞相当年隆中对中的一句话。

    而丞相的隆中对出于十数年之前,十数年的魏军便已经是天下难以争锋之势。

    十数年后的魏军实力势必更上一层楼,这点不仅丞相与翼侯知晓,天下人也是知晓。

    可丞相与翼侯既然知道这一点,他们又为何在汉中设下这连绵的防御线呢?

    难道他们不知道,以汉中的国力,甚至以大汉的国力,在这连绵的防御线上与敌军反复拉锯,是一件极为不利的事吗?”

    糜旸的解释层层递进,成功让马超陷入了沉思之中。

    诸葛亮以战略思想闻名当世,法正以诡辩莫测的战术令魏军丧胆,这二人合力打造出的汉中防御体系,当不会忽略这样的致命弱点。

    可他们二人却还是这么做了,这说明有一点原因,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而这点原因,却是什么呢?

    “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谋一隅者,不足以掌全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