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王朱橚,楚王朱桢正襟危坐,等待着先生查阅。 “诸位殿下,今日老臣为汝等讲解《大学》之道。” 宋濂身着官袍,摇头晃脑,吟诵儒家经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一众皇子们虽然觉得无聊,可惜这是父皇派下的任务,也只好学着宋濂模样吟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濂的讲学方式,可谓是循规蹈矩,自身对儒家经典有不俗的见解,但讲解内容却枯燥无趣。 是以,刚吃过点心的朱樉已经有些犯困,宋大儒的一通吟诵,堪比催眠曲,直令秦王殿下眼皮打架。 “秦王殿下,敢问你可知其中详解?” “小姐?哪家的小姐?” 朱樉如梦初醒,赶紧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其余皇子们则是哄笑一片。 宋濂叹气一声,手持戒尺,朱樉无奈只得伸出手。 好在其皮糙肉厚,并没有太大感觉。 “你们要好生向太子殿下学习。” “他在汝等的年纪,便已经能熟读四书五经。” “以后定能成为明君,恩泽万世,天佑大明。” 宋濂一语作罢,无形之中将朱标与其他皇子做了对比。 却看一奶同胞的朱樉和朱棡,都是满脸失望,如泄了气的皮球。 对于少年而言,建立自信心尤为重要。 只能说大明的教育学,还在起步阶段。 即便是皇子,也不能避免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偏偏那人还是不可逾越的大哥。 “皇上委派了一位新的先生过来教学。” 听闻此言,一众皇子叫苦不迭,本来宋濂身为帝师,资历老,威望高,众人才勉强听话。 若是换个年轻的来,朱樉这混不吝的性格,会主动让其打板子? “岳翰林,快快进来!” 宋濂招了招手,岳麟一席青衫,踏步而来。 英姿飒爽思奋扬,面如玉盘身玉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