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节 北进南进-《荣耀归于罗马》
第(2/3)页
马克西穆斯的叛乱从暴发到被平定,前后经历的时间只有区区13天的时间,短暂地几乎不会让人留下什么印象,如果不是在叛乱的最初造成了帝国副帝罹难这样的悲剧,这样的一次小小叛乱对于近几十年来一直是波澜不断的帝国而言真的是不值一提。
不过,这场叛乱的可利用性却并非真的这么匮乏,比如这场意外的叛乱让奥卡不得不迈出了从幕后走向前台的关键一步,开始真正意义上接受格拉蒂安留下的遗产,还比如远在罗马的那位野心家女士不惜用无辜者的血铺就了一条通向宝座的阶梯,还比如,此刻,就在这里不列颠行省的所有罗马军团都纷纷朝着哈德良边境悄然汇集,准备发动一次强有力的冬季攻势,而目标就是长城外那莽莽荒原中的日耳曼人,他们在马克西穆斯的叛乱中因为贪婪和愚蠢损失了整整两万年轻人,这样的伤亡对于迁徙到不列颠喘息未定的日耳曼人来说无疑是极其惨重的。
对于究竟有多少个日耳曼部族趁着一年前罗马大军挥师大举进占欧陆的最后时刻侥幸逃过一劫来到不列颠,恐怕已经没有人能够确切地搞清楚,因为这场充满艰辛的大迁徙让日耳曼人内部提前迎来了原本历史上还需要经历近百年才出现的大融合,来到不列颠的日耳曼人在击败了凯尔特人土著顺利扎根后不久,就在几个大部族的联合下开始了内部整合,整合的过程外人不得而知,但血腥和杀戮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为此,日耳曼人甚至不惜付出了自残超过三成以上人口的沉重代价。但效果也是明显的,从部落议事制向部落联盟制的发展让日耳曼人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阶层,日耳曼人开始生息繁衍同时强大起来。
最初只不过占有苏格兰一隅的日耳曼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将备受拘束的生存空间拓展了数倍,虽然凯尔特人也渐渐开始联合但还是无力阻止他们的扩张,到现在为止,日耳曼战斧已经硬生生将苏格兰砍去了大半,数不清的凯尔特小部族被消灭,数以千计无家可归无族可依的凯尔特人绝望地逃离了不列颠,逃亡爱尔兰,因为在那里至少还有他们的生存之地。
不得不说,野蛮人之间的弱肉强食真的很令人费解,龟缩在同一片狭小的地域内,南面是一头渐渐强壮起来的雄狮在磨砺着锋锐的利齿,这种情况下,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之间不仅没有丝毫联合抵抗罗马人的迹象,反而彼此血腥厮杀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不得不说古代西方人的脑子的确不如东方人好用,当然,你也可以用奸诈狡猾之类的词来形容。
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接得到了一个弱国相侵的连横局面,坐镇不列颠的达利尔等人自然不可能任凭这样的天赐良机从指缝间溜走,于是一份冬季攻势的军事行动计划新鲜出炉。
整个军事行动,宏观战略目标有两个,一是有效遏制日耳曼人蚕食苏格兰地区的势头,夺取紧靠哈德良边防线的苏格哈以南包括艾文河在内的区域,作为新的军事占领区,在长城以北确立一个长期稳固的罗马区域,正式介入苏格兰地区的归属权争夺;二是适当协助凯尔特人进行还击,取得其信任和感激,暗中尝试接触凯尔特高层,启动最终归化目标,以吸纳、融合和说服为主,密切关注凯尔特人内部对罗马持不同态度的派系。
以上两点是国防部综合战役资源、时间和其他考量制定的大方向目标,当然,除此以外,这场战役还会顺带解决两个小的隐患,一是秘密抓捕自从西班牙叛乱失败后便仓皇逃往不列颠,期间多次策划挑起阴谋的卡图斯?格雷斯,这个一直对奥卡心怀怨恨的家伙,终于在前一段时间被派往苏格兰进行侦查的特种侦查分队锁定了踪迹,目前正躲藏在一个日耳曼小部族的栖息地内,而另一个,不用说,正是威尔士叛乱后踪迹全无的亚瑟和他的圆桌武士,这一次是前往凯尔特人聚居点的商队带回的消息,他们在位于西北部的一个不起眼凯尔特小村落中发现了亚瑟等人的行迹,他们都易服改容,伪装成了凯尔特人据说还成了那个小部族的军事长官,真是令人不禁唏嘘。
这些人,都曾是奥卡或者说罗马复兴道路上的大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地位早已不复当年,但任由这些隐患继续潜伏策划着对帝国不利的阴谋是不可能的,所以,借着这次战役,将这些隐患的痕迹彻底抹去也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
冬季攻势行动从一周前开始,根据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参与此次战役的军团序列目前已经抵达了80%,主要集中在边境东部和中部的要塞内,剩余的军团也会在随后的三天内相继按时抵达,接下来会是时间不定的数天至十数天战术欺骗期和准备阶段,不过战役的最终发动不会超过两个星期的上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