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故而他们今日又来寻贾诩。 「兄长,这贾文和咱们也不曾见过,也不知他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沽名钓誉之辈。」 「当日虽有段公举荐之言,可咱们几次拜访都是扑了个空,显然是此人避而不见,兄长一连造访数次,未免太看重此人了些。」关羽在马上抱怨道。 且不谈他向来对那些空谈玄虚的读书人无甚好感,便是此人几次将自家兄长拒之门外之事,自家兄长不觉得委屈,他替他委屈。 「云长莫要多言,段公介绍的人自然是有真本事的。如今咱们之中多是些边地武夫,便是差了一个智囊。若是能够收揽此人,以后咱们能省下不少心思。」 只是同时他也在心中叹了口气。若是真的招揽下贾诩,长远来看,也不知最终是福是祸。 两人入城之时已然是正午,大日高悬,灼人面目。长街之上,行人匆匆,自是不愿在烈日之下停留。 刘备也是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长出口气,「云长,咱们还是先填饱肚子,再去寻那贾诩也不迟。天大地大,终究是不如肚皮最大。」 关羽自无不允。 两人随意在城中寻了一处酒舍。 此时酒舍之中已然坐满,唯有窗边这个位置极佳之处,却只有一人独据一桌。 此人身形略有一些肥胖,此时更是衣襟半开,袒露着胸膛。 不时还要以手中的快子敲击酒碗,高歌几句,店中的酒客只敢不时偷瞄他几眼,却是不敢出声呵斥。 刘备觉得此人颇为有趣。 能让天下名流云集的雒阳城中之人噤若寒蝉,此人想来也不是简单人物。 他带着关羽径直来到此人对面落座。 那人见有人敢与他同桌而坐,也是将手中木快放下,含笑打量了刘备一眼。 汉子玩味一笑,「二位想来是初来雒阳了,不知某是何人。不然定然不会与我同桌落座。」 「在下涿郡刘备刘玄德,不知君为何人?」 刘备对于此人这番言语自然是半点也不惧。生死场上走过来的人,还有何可怕。 「原来是如今雒阳城中名头极盛的刘家雏虎。」那汉子笑道,「如此说来,你我倒是幽州同乡。」 …. 此人一笑,「在下渔阳阳球。」 「原来是阳君。」 刘备点了点头,原来是他,难怪店中之人皆是如此神情。 渔阳阳氏,历来是当地望族。而此人少年之时,有官吏侮辱其母,阳球便曾纠结乡中少年,攻灭其门。 其后更是曾在各地任职,只是用法严苛,虽有刚直之名,可也被时人非之。 后来更是因严刑峻法,被灵帝收了官职,赶到雒阳来当了一个议郎。 「刘君也知我名?看来果然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阳球摇头一笑。 「阳君过谦了,备在涿郡之时便听闻郡中之人对阳君赞赏有加。」 刘备招呼着店家又上了几坛酒。 他所言倒也不是胡乱言语,当初在涿郡之时他确是常听郡中之人提起此人。 只是褒贬皆有,言论非一。 阳球失笑,「赞赏有加?我看其中之人多半是盼着我早死了才好。」 他此言一处, 酒舍里不少酒客都是立刻起身离去。 一人之威,乃至于此。 阳球随手指了指那些出门而去的酒客,笑道:「刘君都见到了,彼等惧我如蛇蝎,尚且不敢同坐而饮,同坐而食,又如何会对我赞赏有加?」 「阳君若非用刑严苛,这些人也不会如此。阳君难道不曾自思不成?」关羽沉声道。 他久随刘备在涿县,自然也曾听闻阳球之事。 如他这般出身且义气深重之人,对阳球这种酷吏自然是看不顺眼。 阳球抬眼打量了一眼关羽,见他阔面正仪,满脸正气,笑道:「这位郎君倒是生了一副好相貌。想来持身极正,确是应当看不惯某这般行径。」 【鉴于大环境如此, 关羽还要再言,却是被刘备拦了下来,「阳君,舍弟之言虽不中听,可畏威不如怀德,前人之论言犹在耳。阳君不可不察。」 「刘君之言有理。」阳球一笑,「只是刘君,若我为宋襄公,谁人又为商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