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队伍走的并不是最近的路。而是绕行全城,最后再到王府。 所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 队伍前头走,民众后面跟,跟着跟着,人就越来越多了。 一圈后,队伍回到王府门口。 等司马亮勒马停下,回头一看。就被身后的景象,惊到了。 这么多人吗? 感觉比当初来燕城就藩的时候,还要多。 可能是那些外来的人多了,所以看上去特别多吧。 …… 想着的同时,司马亮下马等待。 稍稍等了一会,一个下人,跑到司仪耳旁说了些话。 然后对方做了一个手势,奏乐暂时停止。 “吉时已到,迎新娘入府。” 话音刚落,奏乐再度响起。 原本放下的花轿,再度被抬起。 王府门口的人群,也渐渐分开。 伴随着花轿再次落地,老宁王出现在了轿子前。 他虽然也穿着一身红色服饰,但为区别于新人。 宁王的红色稍显昏暗,同时还夹杂着黑色的内衫。这样在彰显喜气的同时,也没夺去新人的风头。 “吉日吉时,喜人喜事。今天皇侄大婚,本王身为家中长辈。就代陛下当这个证婚人了。愿这对喜结连理的玉人,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起轿帘。”司仪大喊。 唐果儿和唐麟儿一人一边,拉起了轿帘。 其中端坐的宝儿,小心起身。 然后在唐果儿和唐麟儿的搀扶之下,走到了宁王身前。 见到宝儿,宁王点了点头,露出慈祥的笑容。 喜庆的音乐戛然而止。 “能娶到如此端庄的侄媳,本王真是欣慰啊。” “不过,皇侄也挺好的。本王也不深夸了,归根究底都是一家人,夸谁都一样。本王再祝福新人,婚后诸事顺利,岁月安宁。” 说着,宁王将宝儿和司马亮拉到自己身旁。 随后,他大喊一声。 “上绣球。” 一到这个环节,现场的民众就开始起哄了。 很多迷信之人,都开始挤占前排位置。 “王爷的绣球我一定要抢到,这样说不定我能沾沾喜气,获得一个好前程。” “我只想抢到王妃的绣球,给我那未出阁的女儿。凑个运势,能嫁个好人家。” “贵人的绣球,刻意冲冲喜。” “听说王爷的绣球,可以福泽后人。” …… 各自稀奇古怪抢绣球的理由,层出不穷。 但绣球只有两个,能够沾到这份喜气的人,终究只有两个。 唐果儿和唐麟儿,端着绣球上前。 司马亮拿起自己的那个,就朝着事先看好的位置,扔了过去。 “别抢,别抢,我的,我的。” 七皇子抓住绣球,就往衣服里塞。 他能那么顺利抢到,是因为和司马亮好几天前,就商量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