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肖乐氏脸上有了笑模样,伸手去摸女儿的脸,“我们家三丫越长越漂亮了,你拜得名师,日后更要主意保护自己;肖梅那小丫头我看着很不错,我女儿眼光真好。” 明婳胡乱点头应着,母亲的轻抚,她并不反感。 “夫人,小姐,银耳莲子羹来了。”丫鬟端着托盘过来,先见礼。 “来,给我。” 肖乐氏接过托盘,见里面有两碗,笑着将其中一碗送到明婳面前,“快吃。” “谢谢娘。”明婳端起碗,执勺慢慢吃着。 肖乐氏就望着她吃,嘴角噙着笑,心里都是满足;女儿小小年纪承担起了本不该她承担的一切,然而,她和丈夫又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养家,让两个儿子都有书读。只能用着女儿赚的银子,她心里是亏欠居多的。 小小的姑娘,还只到她腰间,已经能赚银子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明婳不知肖乐氏心中所想,吃完一碗羹子,放下碗勺,“娘,我的话本过几天能在市面上见到了,等分红了给家里稍些银子回去,让爷奶,爹和哥哥们不要为了银子忧心。” “这么快?之前在县城不是都半个月才出吗?” “大师兄手里的人多,人手足够;又是他亲自吩咐下去的,自然是先印我的话本,让我的话本先上市。我和大师兄商量了一下,一本话本定价一两银子,咱们家能多一些进项了。”话本赚多少算是透明账,唯一不透明的是,她没说分多少给大师兄。 师傅,师公他们也不会到娘面前说这些。 她要留一些钱私底下买庄子,留一条后路;明面上的庄子要买,属于她私人的庄子也要买。 “你爹在县里花销不大,他的月例完全够用;不用给他寄银子,你的银子自己留着,娘在京中花用一直是你的银子,娘心里已经不好受了。”肖乐氏脸上的笑容落了下来,“你得多为自己打算,银钱给的多了,在娘手里还好;娘能先帮你保管着,要用再拿出来。可是,一旦给成了习惯,我怕你哥哥们生出惰心。” 明婳摇头,“不会的,娘,您别多想;哥哥们都很好,大哥勤奋上进,二哥也在努力追赶,有爹看着他们不敢的。” “那谁知道呢,总之,我不同意你稍银子回去。”肖乐氏这次十分坚定。 到了京中,见识过京中富贵女子后,她才明白;有银子,富贵窝里长大的姑娘,始终比乡下长大的姑娘更有底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