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铉走在通往县衙官房的廊道上,觉得这短短距离分外漫长。 四十三名报考者,经过几轮筛选过后,只剩下他一人。 看似严苛的选拔条件,处处透露荒唐,却又恰好将他囊括在内。 让他成为四十三分之一的幸运儿。 徐铉心里默默想着,或许这最后,由县令亲自主持的面试,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县令亲自闻讯,想必难度颇大,除了招聘告示上标明的丹青笔墨、诗词歌赋,说不定还会临时问一些刁钻古怪的难题。 徐铉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千万不能有半点松懈。 不要以为之前自己极其侥幸的通过了层层筛选,就已经是万事大吉,一定能成功选聘成为镇长。 真正的考验,或许还在前方等着他。 徐铉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挺胸昂首,像一位即将踏上战场的战士,做好了接受任何挑战的准备。 带路的青袍掾吏侧目看来,觉得这位徐茂才十分有意思。 换做别人,侥幸通过严苛到无理地步的筛选,只怕激动得焚香叩拜,欣喜癫狂。 而这徐茂才,却处处小心谨慎,始终以怀疑且审慎的态度环视一切。 从四十三人中脱颖而出,也没有让他兴奋的失去理智。 看他的样子,就算县尊准备好一系列刁难手段,只怕也能从容应对。 处变不惊,安之若素,有将相之风啊! 青袍掾吏暗暗欣赏,有些明白为什么幸运儿会是他了。 “敢问尊驾,县尊要考核的,可是招聘告示上注名的其他条件,譬如丹青笔墨、琴棋书画?” 徐铉侧身拱手询问道。 青袍掾吏笑道:“徐先生拜见过县令后自然知晓。” 青袍掾吏不再说话,加快脚步往前走去。 徐铉也不好得多问,只能跟紧。 来到官房,宽大的桌案后端坐一位身穿浅青色官袍,头戴乌纱的三十多岁男子,正是安定县令温仲平。 “启禀县尊,这位便是四十三位报考者最后的优胜之人,吴郡徐茂才。” 青袍掾吏带着徐铉上前拜见。 徐铉看了眼,见这位县令甚是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倒也没失礼数,恭恭敬敬揖礼:“吴郡学子徐茂才,拜见明府!” 温仲平细细端详,发觉这徐茂才果然一表人才,当真是一位清隽飘逸,有名士风范之人。 温仲平暗暗点头,笑道:“徐先生请坐。” 又挥手示意青袍掾吏退下。 徐铉道谢,在一旁落座,稍微侧身面对温仲平,低头垂目,礼节上挑不出丝毫毛病。 温仲平笑道:“徐先生是吴郡人士?” “正是!” “为何千里迢迢到泾州来?” 徐铉早已备好说辞,不慌不忙应对道:“启禀明府,在下一直想走访北国风俗,正好有族人北上行商,便随同前来,又见泾州物阜民丰,便起了久居之心。” 温仲平笑道:“你在本县以何为生计?” 徐铉道:“惭愧惭愧,在下随身携带钱财花费殆尽,只得典當了些物件,换些散碎钱勉为支撑。后来偶然间在泾州生活小报发表署名文章,赚得些稿费,又承蒙报社收留,让我在周末休沐之时,帮忙校对刊物,赚钱贴补,倒也能满足日常吃穿用度,一直过到今日。” 温仲平轻笑起来:“很好,你倒没有随口胡说蒙骗本官。” “明府之意....”徐铉有些疑惑,不明白温仲平话语里的意思。 温仲平微微一笑:“本官除了是安定县令,还兼任报社总编。你的每一篇文章,本官都拜读过,每一篇登上头版的文章,都要经过本官的审理。” 徐铉大惊,连忙起身拱手:“原来如此!是在下失礼了,竟然不知明府还兼任总编!在下去过报社多次,倒从未听说过此事。” 温仲平淡笑道:“你并非报社正式职员,这些内部消息不方便向你透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