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白色的玫瑰-《爱,在转身之后》
第(2/3)页
那时候的人脸识别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无法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提供支持。不像现在这样,只要采集到人脸信息,就可以让警察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控制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设卡拦截排查。而当时,由于摄像头老化,分辨不清那个人的面容。尽管警察第一时间便迅速在车站等处进行了排查寻找,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后来,虽然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了,但由于犯罪分子极其狡猾,没有留下一丝线索,让这起拐卖儿童犯罪案件无从下手。
夫妻俩仿佛一夜之间苍老得让左邻右舍都认不出来了,抱头痛哭之后,夫妻俩决定把女儿送到柳明的父母家,原本摆摊做生意的架子车送给了朋友,锁好了家里的门,发誓不找到儿子不再回来,从此踏上了寻子之路。
让这对痛苦的夫妻没想到的是,和他们一样痛苦的还有一群人,在寻子的路上,他们相识了,在张贴自制的寻子启示的过程中,他们聚到了一起。
这群被同样的痛苦折磨的父母决定抱团取暖,自发地组成了一个“寻子团”。人多了力量大了,主意多了,办法多了,消息也多了。刚开始的时候,能想到的是在“宝贝回家”等寻亲网站发布消息,后来互相认识的家长越来越多,大家就建了一个网友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qq群。这样便可以互相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有什么可疑的问题和消息,很快就能通过这个寻子的qq群发布出来,他们也就会第一时间进行追踪和查找。
为了行动方便,柳明夫妻俩买了一辆旧的农用车,又想办法进行了改造。在车斗上搭了个棚子,这样晚上就可以住在车上了,他们在车的两边又挂了几块木板,上面印着寻子启示和放大的孩子的照片,这辆农用车被改造成了他们的寻子大蓬车。
他们开着这辆奇特的多功能大蓬车,跑了十几个省份,记不清究竟跑了多少里路,多少个闹市街头和穷乡僻壤。只要发现线索,他们就开着车穷追不舍,有了消息就立即动身去想办法进行核实。
根据别人提供的线索,他们先后与几十个孩子进行了dna比对,都没有成功。但他们却并没有气馁,也绝不会放弃。这对有心的夫妻,还将曾经比对过的十几份dna鉴定报告都留了下来,细心的柳明还专门准备了一本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搜集了这10年来他所了解的其他失踪儿童的信息。
柳明把这些鉴定报告和资料都提供给了警方。后来从警方反馈的信息知道,他们的善良帮助到了其他受害的失子家庭,有八起案件也因此告破,帮助这些家庭找回了丢失的孩子。
真的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柳明夫妇俩的坚持终于被更多的人关注。有一天,柳明接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我看到你的寻子启示了,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小孩,和你家的孩子的面相和年龄很相似,我也知道这个孩子是买来的。地址我给你发到信息上了,其他的问题就靠你自己了,我只能帮你这些。”
这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是本地的号码,这让柳明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们夫妻俩找遍了半个中国,难道自家的孩子就在本市的乡下?不管如何,他们夫妻第一时间来到了刑警队,将这个信息报告给了王队长。王队长也是大吃一惊,同时也很兴奋。为了防止发生节外生枝的事,他当即派出了几名便衣警察,去村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拍到了孩子的照片,取到了孩子的几根头发。
看到了孩子的照片,柳明夫妻俩便又抱在一起伤心落泪,他们有一种预感,确定就是自己的孩子。鉴定样本很快送到了余梅这里,余梅亲自进行了鉴定分析,结论是这个孩子就是柳明和许琴夫妻的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