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因倒也简单。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按照县级划分,是唯一能够有效指挥底层士兵的办法。 姜尘能勉强听懂平寿县的本地方言,但其他县嘛……当真是鸡同鸭讲,各说各的。 最终。 平寿县的小伍、公孙虎,成了民夫屯长,各自掌管四十人,并各自任命了四位什长,八位伍长。 陈不饿担任军法官兼粮台,并婉言谢绝了晋升青州兵的邀请,自言年过四十四,气血已衰,实在是舞不动刀,弄不动枪,能吃饱饭,顺利回到平寿县老家养老喝鸡汤,就是他最大的心愿,笑呵呵道: “等今年徭役结束,老夫就献上万斤米粮,免除十年徭役,等过了五十五,便是律法中的老人,可永除徭役之苦。” 姜尘惊讶挑眉。 万斤米粮? 阔佬竟在我身边? 公孙虎仍有建功立业的念头,舔了舔嘴唇:“头儿,还有二什,为何不招人了?” 小伍亦有些疑惑。 在乡里,他老父总是劝着他早日娶亲,多生儿子。 只有家里的壮劳动力多了,人多力量大,才能在村里站稳脚跟,待势力大了,就能去盘剥小姓人家获利,这便是家族壮大的秘诀。 姜尘笑道: “真正具有吸引力的编制,仅仅是十个青州兵名额,若是再招来二什,却只是寻常辅兵,不过是徒生怨念罢了。” “况且。” “在带领士兵方面,我也不过是初学乍练,眼下这些人手,就够我操弄好一阵了。” 众人恍然大悟。 没过多久。 姜尘将晋升青州兵的人选名单上交,冯乐宾答应帮忙尽快跑通流程手续,至多明日,便可举行青阳仪式。 姜尘虽已是拾荒者,但“青州兵”与“拾荒者”是相近路径,灵力相似,可互相转化。 老屯长-张百岁便是现成的例子。 若是能观摩一番,对于“拾荒者”而言,也大有裨益,姜尘便厚着脸皮,请求在一旁为自己的十名部下护法。 校尉张影应允,但也表示,需发一道誓言,不得将仪式内容,广而告之。 值得一提的是—— 誓言的见证者,居然是一根平平无奇的青色树枝。 ………… 次日,清晨。 民夫们的营地里,再度响起了号角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