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天子的愤怒-《乾隆四十八年》


    第(2/3)页

    “皇上息怒。”

    御舟里外的太监和宫女,齐刷刷的跪在了地上。

    此时的河岸上,和珅正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正好看见两个侍卫将一个小太监拖了下去。

    此时乾隆身边的太监正从御舟里匆匆出来,边上前低声问道:“皇上现在正在见人?”

    那太监就着宫灯一看,正是和珅,连忙一脸苦笑说道:“方才皇上看完折子半天没说话。底下人没规矩,不知怎么就惹恼了老爷子。和大人您快进去劝劝吧。”

    和珅听完,微微点头,随即报名,很快,御舟上就有太监叫进。

    等和珅进去时,乾隆已经让宫女太监们都站了起来。

    和珅三两步埋进了里间,便重重的跪下,一边叩头一边说道:“主子,您千万要保重龙体!珲春的事儿奴才刚听说,些许宵小之徒,不值一提。待大军一到,即刻灰飞烟灭。”

    乾隆叹息了一声,说道:“起来吧。给和珅搬把杌子来。”

    “奴才谢主子恩典!”和珅重重叩了一个头,这才站起来。

    “珲春的事儿你听说了多少?”乾隆接过太监重新泡好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奴才只是看了一眼节略,抄本正文还没来得急看。”

    “嗯。”乾隆看了和珅一眼,见他满额头都是汗,便明白他一听说珲春的事就立刻赶来了,对这个奴才的侍主之心,不免有些感动。

    正要说话,御舟外传来报名之声。一个太监进屋跪下禀报道:“皇上,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求见。”

    乾隆冷冷的说道:“朕的好儿子们来了,叫进吧!”

    很快,三十二岁的颙瑆,二十四岁的颙琰还有十二岁的颙璘都走了进来。

    “儿臣叩见父皇。”(清代皇子们一般称呼皇帝为“汗阿玛”、“皇父”或“父皇”。至于电视剧里说的最多的“皇阿玛”这个称呼,只存在于光绪、宣统两朝。)

    “都起来吧。”乾隆扫了自己这三个儿子一眼。站在三人中间的,就是已经被他在十一年前秘立为皇储的颙琰。

    颙琰起身后,微微抬头。只见乾隆起身背着手,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运河淡淡的说道:“朕身边没人啊!除了一个福康安,哦,还有个海兰察。将相无能,朝中重臣庸庸碌碌,现在连龙兴之地的奴才也是一群混账。看来朕是真的老了!不然何以雅尔哈、瑟尔丹几人作乱反叛,一百多个镶黄旗精锐居然奈何不得,竟被此二人伙同鄂罗斯贼人打的全军覆没,真是前所未闻的咄咄怪事!”

    庆桂和都尔嘉的联名奏折上写的很清楚,以托莫霍果为首的一百零八人中,除了十人是死于弓箭和利器劈砍,其余九十八人均是死于火枪之下。剩下十二人下落不明。

    乾隆前思后想,他完全想不出珲春那个地方怎么来的火枪。在庆桂和都尔嘉的折子里,也都提到了二人亲自入营核查。办理交接,吉林将军府的军械一应在册,一杆火枪都没有丢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