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镰仓那里虽然离京都很远,但有价值的历史物品不比京都少,是献祭的备选,同时也可以当京都这边的能量供给点。” “那么远也能传过来?”太一还是不信,开始怀疑齐武等人和幽幽子在联手搞“额外拆迁”,用来多捞工程款! “一看你就是个没文化的,东瀛历史怎么考的?” 幽幽子听取般若关于蓝星现世的汇报时,特意了解过这一段,所以提起京都和镰仓的关系,比太一这个假东瀛人还清楚。 京都呢,也就是平安京,是东瀛没权利的天皇,以及和他一样没权利的公卿贵族,共同居住的城市,镰仓呢,是有权利的大将军居住的城市。 同时,镰仓也相当于历史上的东都城,是早期东瀛东部的核心区域。 当然,这个权利是相对的,天皇和贵族当然不会一点力量没有,他们大概相当于大夏那边的太上皇或是太子,而镰仓的大将军相当于正当权的摄政王。 依照这个关系来看,在平安京修建完毕、镰仓幕府确立的时代,京都和镰仓属于一文一武分治东瀛的西部和东部。 两者之间非常的紧密! 太一有些傻眼,没想到还能这么玩?居然架空天皇,然后躲得远远的,另兴起一座城市作威作福。 实际上,这也是他孤陋寡闻了,在大夏历史上,从尧舜禹的时代开始,这种架空君主,另起炉灶号令天下的事儿,就屡见不鲜。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谁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还不是一个个诸侯粉墨登场,轮流坐庄。 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也是身居邺城,掌控天下的十分之七,把汉天子拘禁在许县。 直到交通越来越便利,天下变得越来越“小”,加上控制天子的代价越来越大,还不如直接取而代之,大夏才正式进入:不当摄政王,要当就当真皇帝的时代。 乱世之时,大夏大地上有十几个皇帝都不稀奇——比如东晋十六国的那一段。 东瀛这边有些特殊,得益于神道的昌盛,臣子对拥有天照血脉的天皇家族很忌惮,于是不流行自己当皇帝,流行皇帝养成。造成一直有着幕府这么个奇葩阶层。 “还是你考虑的周全…”太一还能怎么说,他历史不及格,只好躺倒放平任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