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录音(2)-《重生之叱咤乐坛》


    第(2/3)页

    “我这次专门订了一台40前级和两台1000来推5500。前两天我听了一下,还没rnnn开(rnnn,煲机的意思),声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老陈,等会儿你也听听,给diǎn意见。”

    陈子墨重重地diǎn头:“那当然,1000推5500,想想都让人激动啊!”

    停顿了一下,陈子墨笑道:“孙云,你这儿的b和nos都快没地方放了吧?你看看这屋里,b就有4312a、4425、4430三对监听,还有那对大家伙50,现在又加上一对5500。nos这几年出的功放你也快收全了。”

    “孙云,你就这么喜欢这两个牌子的声音?欧洲有些监听箱子也挺不错的,我上次听过几对丹麦的监听,声音相当细腻。”

    “呵呵,”孙云笑道:“各有所好吧。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声音平直动态比较大的箱子,b和nos的组合更合我的心意。”

    “要我看呐,孙云就是迷上这两个牌子了,顾不上其它的品牌。不过实话实说,你这儿的音响效果真是好得出奇,比音像公司和唱片厂的效果都要好。每次从你这儿回去,接下来好几天听什么都不是味儿,这耳朵呀,都中毒了。”

    下来之后,周芳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席话深得陈子墨的赞同。

    倪俊撇了撇嘴:“老孙这儿前后几百万rb花了出去,光是美国设计师那儿就是好几万美金,这么多钱砸下去要是再没个好声音,这钱不是白花了吗?”

    “哪会白花!”

    陈子墨接着倪俊的话音说道:“孙云不是跟签了三年合同吗?这笔买卖可绝不会亏的。要是没有这些设备,你看那帮吝啬鬼会不会跟他签合同!对了孙云,听说ao和pora也都找过你了吧?合同签了几年?”

    “还没谈成。我们在年限上有diǎn分歧,不过应该能达成的。”孙云淡淡一笑,胸有成竹。

    “你看看你看看!”陈子墨感慨道:“我们这拨人里面,我看就数孙云混的最好了!古典不玩了搞流行一样出色。”

    “真是羡慕你啊,孙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像我们身不由己!”

    孙云一摆手笑道:“子墨兄太客气了!你现在可是位高权重,一言九鼎,哪里是我们比得了的!”

    陈子墨还待再说,周芳笑道:“你们俩就不需要相互吹捧了吧?这一篓子酸话听得我脑仁儿都疼!”

    陈子墨与孙云都是一愣,随后都爽朗地笑了起来。

    “嗬嗬,好热闹啊。”

    笑声中,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走进房间:“哟!是周老师啊,好久不见!老陈,今天怎么有空来孙云这儿?”

    “小路,就等你了。”孙云见到来人,开心的说道。

    众人纷纷回应着对方。叶梓也同时站起身来,打了一声招呼。

    ——————————

    路征,今年35岁,复原军人。

    路征原是海/军/东/海/舰/队文工团的一名长笛演奏员,复原之后,分配到了华夏唱片厂申城分厂学习录音技术。

    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路征全面地掌握了录音的各项技术,水平提升极快,目前已是申城最为优秀的录音师之一。尤其在人声和大编制乐队的录制上面,路征具有极强的功力。

    “云哥,今天录什么?还是伴奏带?”将带着的小包随手放到操控台上,路征转身问道。

    现在,路征算是孙云工作室的特聘首席录音师,工资之外,还享有工作室5%的干股分红。当然,路征有自己的单位,此举严格算来并不合法。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唱片厂开工不足,工资只发一半,而手下的这些员工却总归是要吃口饭的。所以对于厂里的技师出外找活儿赚外快,厂里是心知肚明,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随便过去了。这样的情况,在当今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孙云摇了摇头:“今天不录伴奏,给叶梓录新歌,就是上个星期拿来的那个伴奏。”

    “刚做完分轨的那首?”路征睁大了眼睛,很有diǎn兴奋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