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挖盐,制盐-《枭士无双》
第(2/3)页
深埋在地下二百八十米到五百米的矿盐,竟想要挖出来,这在其他人看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裴云就是有办法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请不要小瞧古代人智慧,据历史上记载。
大约在2250年前,我国四川挖出了第一口盐井。
公元1050年,盐井的开采有了质的飞跃,从挖井变成了钻井。
全称是:冲击式顿锉钻凿技术。
钻头由铁制,钻杆是竹子,人站在木架上,踩跷跷板一样,把钻杆提起,然后自由落体,让钻头撞击粉碎岩石。
公元1700年,四川地区盐井的深度普遍达到了300米到400米。
而在1835年,燊海井的深度超过1000米,是当时世界上人类钻探所能达到的最深深度。
挖完井后,就是采集矿盐了。
过程并不难。
利用管子注水下井,将矿盐溶解变成卤水,再将卤水抽出。
随后把卤水进行解析、蒸发、干燥……
简单地说,整个过程就是先溶解、再结晶。
本来,制盐不是得靠海,就是得靠湖,而按照裴云的办法,陆地上也一样可以制盐。
海和湖这样的环境,只有在特定的地方,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运输上的不方便。
而就大秦的运输水平,实在是能折磨死人。
也就是受限于盐产地的有限,盐的产量想高也高不了。
而如今,不只是海和湖,在地下一样也有盐。
一下子,盐产地是四处开花,不再是海和湖独有了。
而说到交通的便利性。
闵县处于内陆,至少在通往京都的道路上,比从海边出发,从湖边出发要便捷得多。
怎么制盐,以及该在哪个地方开挖,都是裴云告诉齐相如的,齐相如则负责安排人去做。
钦差除了带来旨意外,还带来了一批人手,有官员下属工人,还有与京都联络的驿使官。
驿使官严格意义上不算官,只是差。
但,人家能和京都联络,身份自然是不简单的。
除此之外,钦差还有一件事情要做的。
那就是到现场看看制盐。
所谓眼见为实。
当看到那从地下冒出的矿盐卤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制出来的精盐,钦差大喜过望,连道了三个好。
随后就是钦差与齐相如的密会,随行的有扈四四,就连裴云也在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