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9.3级地震-《核聚变风云》
第(2/3)页
灾后,美国等几个有科研机构表近期不可能有大地震生的言论的国家遭受了巨大的尴尬,同时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这些言论,使得西方国家很多到东南亚旅游的游客也相信近期在东南亚不会有大地震生,也就按照原计划安排旅游。这使得欧盟国家在东南亚的游客一共有三千多人遇难。
印度洋大海啸,在欧美国家引起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人道救援总动员。2oo5年1月5日中午,所有欧盟国家都为海啸罹难者举行了3分钟的默哀。美国总统布什也宣布,本周美国将降半旗,“为一场惨痛悲剧的死难者志哀”。灾难生后,各种各样的赈灾计划6续出台,如火如荼的募捐活动在欧美全面展开。在这次海啸救援行动中,美欧以其突出表现,显示它们的大国实力,竞相展示各自的“赈灾外jiao”。
欧洲人如此积极参与救灾,最直接的原因是,在罹难的外国人中,欧洲人最多。海啸生时,数万正在度假的欧洲观光客,因为听信了欧美数个科研机构近期不会有大地震的鬼话,使得他们与当地人一起经历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记忆中最悲惨、最具毁灭xing”的天灾。
另外,欧洲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ji起了民众对受灾国的普遍同情。有报道说,这场海啸以同样的残酷,使西方富裕国家同贫穷的亚洲国家遭遇了同一灾难。欧洲有媒体还出了“大家都是亚洲人”这一颇有哲理的呼吁。法国总统希拉克就说,这场灾难也是“我们的”。
欧洲人还反思:这些年,东南亚国家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的冲击,旅游业却展很快,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西方旅游消费者。但是,无序的开,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海啸生后,欧洲有媒体提出,“为何我们在享受廉价旅游时没有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呢?”文章批评美国不负责任地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认为“没有财富和进步的传播,就没有一个被理解和容忍的全球化”。这次浩劫过后,西方国家应“更理智地对待南北对话与援助问题”,“建立更平等的南北关系”。
灾难生初期,美国反应缓慢,最初只表示援助15oo万美元。欧洲报刊纷纷批评美国援外表现“xiao气”,“过于吝啬”,只把占gdp极xiao的一部分用于外援,这次赈灾款项与它扔在伊拉克战场的225o亿美元比,只是九牛一mao。遭到外界广泛批评后,美国赶紧行动起来,宣布将捐款增加到3.5亿美元。
面对美国的“强势”,欧洲国家也不示弱。欧盟明确表示,“在这次赈灾中要挥主导作用”。近日,欧盟代表访美,协商灾后重建问题。1月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将向海啸受灾国提供1亿欧元(约合1.32亿美元)紧急赈灾款,并计划为受灾国提供1o亿欧元的贷款。巴罗佐参加了当天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他指出,除了上述援助外,他还将要求欧盟议会同意向受灾国提供3.5亿欧元,用于灾区长期重建工作。
法国是欧盟国家中反应最快和最早参与救助的国家,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向灾区调派军舰的欧洲国家之一。它不断提出新建议,竭力挥大国作用。先是希拉克提议建立人道主义快反应部队,能够在全球多个地区执行任务。后又有人具体化,主张建立“欧洲紧急救援部队”。
欧洲国家中,德国的官方救援款从2ooo万欧元增加到5亿,居世界之。德国总理施罗德率先提议延缓甚至减免受灾国的债务,得到法英意的支持。德国还主张欧盟成员国同受灾国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帮助它们重建。施罗德在中断圣诞休假赶回国后,号召民众把过新年的钱省下来捐给灾区。他说,即使xiao额捐款也同样重要和弥足珍贵。
与受灾国最利益相关的要数英国。在印度洋的7个英联邦成员中,多数都在受灾国名单上。此外,英国本土还有上百万印度人和斯里兰卡人。海啸生时,有1万英国人在现场,其中6ooo人是si人旅游。因此,英国努力抓住机会挥榜样作用,而且注意同欧盟保持一致。
英国还是今年八国集团的主席国。为了让美国听到它的声音,英利用这一身份,竭力主张“立即延缓”受灾国的债务,力图推动西方国家加大援助力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