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石油机遇-《核聚变风云》
第(2/3)页
1990年8月2日至3日,伊拉克武装入侵并占领科威特,导致了海湾危机,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出科威特,美国迅速做出反应,展开了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派遣部队进驻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湾。不久英国,法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德国,意大利,埃及,叙利亚等21个国家的部队和军事力量,相继参加了“沙漠盾牌”行动,组成多国部队司令部,由美国施瓦茨科夫将军任司令官。1991年2月28日,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自1990年8月2日以来通过的所有12项决议,海湾战争宣告结束。
海湾战争就是由中东地区霸权国伊拉克为了掠夺资源,攫取财富进而企图增强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能力,而发动的对邻国科威特的入侵引起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意识形态上原因,自由利用中东石油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需要,而出兵伊拉克解放了科威特。
海湾战争是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失横和中东内外矛盾激化的产物,这场战争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其规模之大,战斗之猛烈,武器之先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所罕见,是战后世界上参战国家最多,牵动全球的一场局部战争。
它的爆发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它是在冷战后国际格局大变动的情况下,世界和中东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
中东地区位居东半球战略要冲,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它是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争夺的一个焦点。由于自然资源分配不均和国情不同,阿拉伯国家出现贫富不均现象,萨达姆以此为借口,宣称阿拉伯民族“财富应该由大家分享”。伊拉克还指责科威特等国破坏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超额出口石油,迎合西方利益。
石油被称为20世纪最大的商品。进入90年代由于世界其他地区石油储量下降,海湾成为世界上石油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因此争夺海湾石油的斗争就是争夺未来世界能源控制权的斗争。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是要夺取科威特的石油资源,石油通道和石油资金。它的如意算盘是首先是可将它欠科威特的120亿美元一笔勾销,并将科威特的黄金,外汇和1000多亿美元的国外资产占为己有;其次它扩展了通向海湾的口岸和占有深水港口,使自己的石油出口不再受制于人;第三它夺取了科威特的石油资源便占有石油储量的20%,从而增加了它在欧佩克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它的实力和地位。
海湾是西方石油的主要供应地,它的石油出口关系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和西欧国家绝不会坐视萨达姆政府控制科威特以及海湾的石油资源。对美国来说保障海湾石油的供应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霸权的需要,由此可见海湾战争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伊拉克争夺海湾石油的斗争。
另外美国远涉重洋,出兵海湾,不是仅着眼于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还有更重要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除了要遏止伊拉克的扩张,维护美国和西方的石油利益之外,还强调要通过摧毁萨达姆的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优势和全球的霸权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要的冷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在美国出兵海湾3个多月之后,针对国内反战情绪,老布什在《新闻周刊》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他在海湾的政策目标,其中有一点是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不允许萨达姆控制海湾油田和进行经济讹诈。
自此,美国必然要发动海湾战争的一个目的就清楚了——为了控制那里的石油资源,海湾地区(包括海湾6国、伊朗、伊拉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石油宝库,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6551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5.4%,是西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生命线,美国绝不允许这些油田落入对西方持敌对态度的萨达姆之手。
美国在波斯湾的利益究竟是什么呢?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认为,美国卷入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石油,秩序,武器扩散。其中他关于石油是这样阐述的——石油是最重要的利益,尽管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