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那首诗,到底是谁作的?-《大唐:我假太监权倾天下不过分吧》


    第(3/3)页

    又一人站起身来,是长安城最大的酒楼醉香楼老板的长子,姓朱。

    他满身酒气:

    “好好好,张兄说的极是,我们应当赋诗一首。

    在座各位都是有才学之人,更有甚者,才气剑指状元郎,若只饮酒不作诗,倒是辜负了这满身才华呀哈哈。”

    “谁先来?要不你起个头?”张姓子弟举杯看向刚才回应他的人。

    “呵呵,我,不成,但是崔兄,肯定可以。”

    朱姓青年打了个酒嗝,笑着环顾了一圈众人,道:

    “在座诸位,都听过最近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的一首诗吧……”

    大部分人一时都没明白过来,少部分人明白了朱姓青年所说。

    “朱兄说的可是那首从后宫中传出,没有署名,不知何人所做的诗,那首‘云想衣裳花想容……’”

    “对对,就这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一出,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喧哗声,最近这首诗在读书人中可谓流传广泛。

    由于最近将要科举,城内才子佳人众多,此诗浑然天成,不似俗世之诗,学子口口相传,将作诗者推得极高。

    “皇上勤勉政务,后宫去得少,自然鲜有人再关注后宫的消息。此诗迅速流传,但仍旧不知作者谁。”

    朱姓青年酒劲上来了,胆子也大了起来。

    他嘿嘿一笑,一脸自得的样子,又说道:

    “但小弟得知,此诗是当时在后宫诗会中作出的,而…崔兄,当日就在其中……

    后宫中还有谁的才华能超过崔兄的吗?显然没有,那么这首诗从何而来?

    诸位,还需要我再解释吗?”

    他拿起酒瓶遥指向坐在主位上的崔安山,哈哈笑道:

    “崔兄,你还要隐瞒到什么时候?”

    朱姓青年的意思显然就是,作诗的人就是崔安山。

    wap.

    /108/108343/2814238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