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噩耗-《天命唯汉》
第(2/3)页
对付刁民,秦律有一百种办法!
先罚款,罚他个倾家荡产,接着再砍手砍脚砍鼻子,杀鸡骇猴,让所有人战战兢兢缄口不言!
因此在汉国鼎新之后,刘邦下令在地方上设置‘三老’这个职务,不仅担任居委会和基层税吏的工作,还要因时因地的指导当地的农耕。
毕竟五六十岁的老农虽然干不动体力活,但经验却很丰富,比如什么时候刮风下雨,比如什么播种分蘖多……
在刘邦思绪万千,轻轻颔首中,刘盈继续说道:
“我在征求大父意见,召集残存的农家士子来长安城讲述农家的经典,然后编纂成册的时候,发现其实农业生产也有规律可循,经验固然重要,理论知识也同样重要!”
“因此大汉公学就多了一个农学院,专门讲述农家士子总结的经验,以及我从咸阳宫里翻出来的上古先贤著作,比如《遗传学》、《种子学》、《植物生理学》之类的书籍……”
“嗯,爹你有空可以去听两节课,保证大开眼界。尤其是课堂氛围,更是普天之下独一份!”
“就像是那个不知名的先贤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农学院的课堂之上,有时候甚至是学生在教老师……”
毕竟他说的很多书籍都是签到得来的,只是简单地改了改一些内容,因此要想让公元前一世纪的人完全明白十八十九世纪乃至于二十一世纪的理论知识,必然是难于上青天……
听着刘盈的话,刘邦本来下意识想要拒绝,刘太公就是个农家,从小没少拉着他灌输农家的理念,但他听到学生教老师这种奇葩事情,顿时来了兴致,要不是不在长安城,他甚至都想要立刻去看看稀罕……
“所以,有了农学院的技术支持,张不疑就放心大胆的组建团队,在各地修建创办种植园。虽然他赚钱了,但也可以为农学院完善教材,补充数据库出一把力!”
说到这里,刘盈满是蛊惑的说道:“爹伱想想,若是将来农学院的学生遍及天下,帝国的农业该是何等兴旺?天下间还会再有饥馑吗?”
在刘邦捋着胡子轻轻点头中,卢绾附和着说道:“是呀,张不疑这孩子很不错,不光是为了赚钱,还为汉家江山做了贡献……有婿如此,你就偷着乐吧!”
少顷,刘邦皱皱眉头问道:“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加价十倍还能卖出去?”
这老头!我这半天算是白说了……刘盈腹诽一句,解释道:
“很简单啊,大家心里都有一笔账,能卖出去肯定是因为价格合适。比如现在岭南的很多种植园,当初最先建设的时候,大家啥都不懂,因此前期开荒死了好多奴隶,如今奴隶的价格越来越贵,一个壮劳力动辄上万钱,就算是钟鸣鼎食之家也死不起啊!”
“所以,有资本的没技术,那么我和张不疑就为他们提供技术,等到种植园全面建成,从蛮荒变成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时,再将之卖出去,然后前期开荒的团队撤出,进行下一个项目。”
听到刘盈这么说,刘邦终于恍然大悟。
虽然十倍投入的价格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但能换来一个可以传承几百年的产业,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正如当初楚汉战争时,陈平向他要走了四万金,用于收买楚军将领,离间项籍和西楚军政大臣之间的关系。
四万金,堆积如山,若是换成旁人要么不舍,要么质疑陈平的人品能力,但他不仅同意,而且从不过问钱花哪了,都给了谁!
于是,就有了项籍自断一臂,逼走了‘无谋’的亚父范增!
于是,就有了垓下之战,睥睨天下的西楚霸王被分尸于荒野之间!
于是,就有了大汉鼎新,一介布衣的泗上亭长成为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