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嗯,他早就在心里把刘盈逐出师门了,老头每每午夜梦回的时候,想起刘盈的顽劣,就一阵肝疼,既愧对刘邦,也愧对先圣…… 尤其是愧对先贤! 毕竟刘盈主持编纂的《儒法精义》叔孙通也看过,老头差点一口气没背过去…… 异端,有时候比异教徒更可恶! 就在叔孙通气哼哼的怒视着刘盈的时候,尚书令魏无知手捧诏命,站在丹陛之下大声宣读起来: “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令视其冢,复,亡与它事。” 这条诏命,说的是要派人给绝后的几个帝王守陵,并且守陵人享受世代免除赋税徭役的政策。 当然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守陵人免除赋税徭役的代价,就是他们需要在国家庆典之外,逢年过节自掏腰包给陵寝中的帝王们买供飨血食,举办祭祀活动。 毕竟帝王的陵寝可不单单是个坟头,地宫周围好几里的地方也都归属于陵寝范围,除官府派人或是守陵人之外,其余士庶皆不可靠近。 因此,地面之下归死去的帝王,地面之上则归守陵人所有,国家默许他们在这里放牧、耕种,并且不交税赋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产出大多是用来举办祭祀活动的经费。 而供飨的食物会在祭祀活动结束之后,被守陵人拿回家吃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浪费,总归是不好的。 至于这道诏命并不由谒者宣读,而是由魏无知宣读,主要是因为魏无知是信陵君的后裔,虽然能力有限,但刘邦爱屋及乌之下还是让魏无知做了尚书令,天子近臣。 其实最早的时候,萧何等人并不认同由国家出面派人给信陵君首领,毕竟信陵君只是个‘封君’,虽是游侠儿心中的‘教父’,但其实在官方的声望就那样,若是同一档次的前朝能臣都派专人守陵的话,恐怕最少需要上千户人家才行…… 只是架不住刘邦是信陵君的死忠粉,而且刘邦这种举动虽然没有明说,但萧何却很清楚,刘邦这其实是在为后事做准备。 毕竟他们这个年纪,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谁先来。 从前给信陵君守陵的一应开支全是从刘邦个人的小金库里出,刘邦担心他死后,刘盈会因为不是信陵君的死忠粉而断了这笔开支…… 所以,早早定为祖制就很有必要了…… 这一点上,刘邦看的一向很准! 因为刘盈不止一次建议,开放信陵君的陵寝作为面向大众的园囿,最好再在附近搞两个集市,收取的商税正好用于维护陵寝,一举两得。 毕竟,那地界后世叫做大相国寺,不仅商业兴旺,还兼职放高利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