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太公愣了一下,默默将鞋穿好,和盘公排排站,两张苍老的脸上流露出了相同的困惑。 刘盈看到他们还是不明白,于是放弃摇啊摇,趴在木马上模拟拔插东西的动作,同时双腿用力,一点点向后移动。 这一下,刘太公瞬间明白了过来,不过还是带着几分不确定的问道:“乖孙,你是不是模仿插秧的动作?” 刘太公这么一说,盘公也有几分明悟:“如果插秧时有了这种工具,应该就能从弯腰干活,变为坐着干活了!” 刘盈直起身,吩咐让人将木马送到刘恒那里,然后笑呵呵的走到刘太公面前:“这就是我想出缓解插秧疲劳的工具,既然灵感来源于木马,就称呼它为秧马好了!” 他想了想看着盘公说道:“民间用的话形制自然是越简单越好,可以用一个四条腿的凳子下面固定一块木板……嗯,还可以在前面加上一块木料,用来存放秧苗,这样干活的时候就省的频繁运送秧苗,节省时间。” 其实刘盈说的这种秧马,是发明自北宋时期的一种农具,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供,因为下面是一大块木板,增加了接触面积,所以不会陷进淤泥之中。 插秧的时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 秧马的样式虽然会随着年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却一直沿用到了插秧机大规模应用的年代,是一件和曲辕犁同样得到了时间认证的好东西。 盘公点点头,一言不发的转头就走。 此刻他在刘盈的启发下灵感如泉涌,用玄学一点的说法,此时他正处于心流的状态…… 饭团看书 刘太公则伸出手,一脸欣慰的抚摸着刘盈脑袋。 他的儿子儿媳都说他格外偏心刘盈,对其他的孙儿不公平,但他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生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差不多得了,再摸就秃了……刘盈微微偏头避开刘太公的大手,随即询问道:“大父说刚从外面农田回来,那么今年关中的播种情况怎么样?” 刘盈现在的重心是修建马邑城防,给韩王信增加对抗匈奴的信心,而上万名建筑工人云集马邑城的情况下,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再加上重建北方防线的第一要务,就是在军事据点中囤积粮食,所以仅仅依靠河东太原两郡,完全不能满足这两个无底洞。 毕竟汾河谷地的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只能从关中不停向那里转运粮食。 至于关中转运粮草后自己缺少的部分,就需要从巴蜀和汉中进行调拨了。 这就是大一统帝国的好处,全国一盘棋。 刘太公想了想,沉吟说道:“现在还好,今年春天的雨水虽然不多,但去年冬天雪下的不小,农田墒情很好,再加上郑国渠等灌渠,如果没有别的灾害,至少夏收不受影响。” 说到这里,他轻轻摇了摇头:“不过郑国渠,只怕撑不了多少年了……” 刘盈大吃一惊,双眼圆睁:“大父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太公捋了一下头发,反问道:“怎么?你不知道吗?” 刘盈越发莫名其妙:“我知道什么?大父有话不妨明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