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辣手灭族,抄没逆产-《万历佑明》


    第(2/3)页

    “公主即将下嫁他家,就趁此下旨让他回国吧,让他以后在五军都督府枢密院负责参议军务就是,不必再出去领兵。”

    “另外,以征倭功加封其国公,待其回京再行献俘礼,朕将赐宴于他,功臣即便要卸兵权退下来,也当荣退,以免寒武臣之心。”

    “另外,俞大猷、麻贵、吴惟忠、陈璘加封为伯爵。”

    “因是开疆军功获爵,非因亲而贵,故皆世袭。”

    朱翊钧这时说道。

    朱翊钧一下子加一个国公和四个伯爵,明显有意在壮大勋贵势力。

    在场诸公卿这时皆因而不由得一愣。

    “遵旨!”

    方逢时和吏部尚书刘应节、礼部尚书潘成但也没有谏阻,仍旧口称遵旨。

    他们毕竟和张居正一样,早就意识到大明如今周边的隐患很多,不强大武备不可能,而要强大武备,则就需要舍得给战功卓着者给予勋爵。

    这时,张居正则主动提议道:“陛下,臣请下旨祭太庙。”

    “准!再派一勋贵去孝陵代祭,告于太祖与诸先帝知道,倭寇之衅,朕已对其问罪,将来倭患会大减。”

    朱翊钧点首道。

    接下来,朱翊钧就真的祭了太庙,将这次征倭之事告之于列祖列宗。

    而在祭太庙告之此事后,朱翊钧就下旨以征倭之事能成皆在张居正新政之功为由,而下旨加封张居正太师,且又以征倭之事更在于方逢时运筹帷幄之功为由,加封了方逢时为太傅,至于其余有功官员则是令吏部议封。

    张居正至此算到达了文官的顶点。

    不只是,改革派的其他文官也在地位上达到了大明历代文官很少能够达到的高度。

    至于武臣的封爵,也最终经吏部议定,封戚继光为蓟国公,俞大猷为定海伯,麻贵为朔州伯,吴惟忠为义乌伯,陈璘为翁源伯。

    另外,由内阁题请,在大明新得的肥前之地,增设东瀛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朱翊钧也下旨予以准予,并让吏部部推官员到此地就职。

    如此,无疑相当于大明又增加一省。

    与此同时,枢密院奉旨下钧令调戚继光回京献俘,令俞大猷代替戚继光坐镇东瀛。

    戚继光这里在与岛津、大友、龙造寺三家大名谈判后,就令陈子銮去接管了长崎港,且因长崎领主大村家顽抗,也就将大村家直接辣手灭族,女卷皆充为官奴,另外将长崎所有产业全部以查缉逆产的名义接管,登记了所有在长崎汉夷商贾的来历与财货。

    同时,戚继光也让留驻平户的童子明接管在了平户的所有汉夷商贾的商铺,登记了他们的来历与财货数量。

    同样是以查缉逆产的名义。

    只是平户和长崎乃是倭国这个时代的两贸易大港,走私货物来这里的汉人海盗不少,倭人也有不少在这里做贸易,更有许多西夷也在这里贸易。

    所以,明军的强行接管,也算是违拗了这些人的利益,自然也遇到了很多抵抗,接管过程中也就难免会发生战斗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