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在幽州-《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2/3)页
无论是送人过去学习,还是从他的徒弟里面选拔人才,都能解决不少人才缺口。
有位大儒在他的地盘上,就算不在他这里出仕,也会源源不断的吸引求学之人,人一多,选择就多,这可是大好事。
还有一个好处,郑玄是卢植的朋友,交情很不错的那种,郑玄去右扶风求学,就是走的卢植的门路,拜在马融的名下,他们即是朋友也是同一个老师的同学。
过几年卢植就要回幽州隐居了,刘襄手里抓着他的幼子,身边站着他的朋友,想让卢植讲讲兵法,办个讲武堂之类的军校,难度就小得多了。
送走郑玄等人,还得解决刘洪的问题,这位算圣可是被他拐骗回来的,现在还挂着安平军主簿的官衔,以剿匪尚未结束的名义,带回了幽州。
“元卓公的乾象历可愿在幽州推广?”
东汉实行的历法是四分历,确实不如乾象历精密,刘襄也是真心想推广,不但在自己的地盘上实行,他还想推广到全天下。
这可是大声望,历法关乎农时,谁都避不开,一旦推广有成,天下人皆知刘襄,未来的好处极大。
汉末还是很讲究名声的。
他也相信刘洪拒绝不了这个条件。
乾象历是刘洪的心血,他当然想推广,可灵帝现在还顾不上他,也就一直搁置了,刘洪到死都没等到朝廷推广。
等到三十八年后,也就是公元223年,东吴才会采用。
一提这个刘洪就来了兴致,跟刘襄和甄逸开始唠叨:“四分于天疏阔,五百八十九为纪法,百四十五为斗法,积九千四百五十五岁也。”
刘襄其实不知道乾象历的内容,他没有拜读过刘洪的着作,但他知道现代的农历啊,论精密,乾象历就是个弟弟。
“家父对历法也有些研究,只是去年家中遭贼,吾被掳掠,手稿都遗失了,只记得只言片语,还请元卓公斧正。”
“请言之。”
“跟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以太阳回归为一年的长度,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刘洪思考片刻,出言称赞:“妙哉,使君家严当真大才,可惜未能相见。唉!天妒英才,让人扼腕。”
说完叹息不已,竟然有些更咽。
不怪刘洪大惊小怪,现代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数据,那都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几十年观测、计算,历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数字,真的不简单。
看见刘洪这种表现,绑他上车是没什么问题了,让他感慨一会吧,刘襄转头对甄逸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