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见刘兰青迈着大脚丫子向这边跑来,她的身后还跟着拿着擀面棍的杨梅。 “大舅,你快救救我,我妈要打死我。” “呜呜!” 杨军一见到她娘俩,就头疼。 这个刘兰青可不是个省心的玩意,身子比男孩子还调皮,在家里,杨梅一天不打她十回也打她八回。 杨军见是她们娘俩,头一转,眼一闭,就当没看见似的。 “大舅,你快救救我呀。” 刘兰青推了推杨军,然后围着藤椅和她妈妈捉迷藏。 “我看你今天往哪跑,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杨梅拿着胳膊粗的擀面杖不停地尝试敲打刘兰青,擀面杖敲在藤椅上,吓得杨军面皮直抽抽。 这要是一失手,挨这么一下,估计三天下不来床。 “梅子,瞅准了再打。”杨军忍不住提醒道。 虽然说话,但是还是眯着眼保持着原先的姿势。 “大舅,呜呜,你就这么看着我被妈打死吗?我还是你最疼爱的外甥女吗?” 刘兰青一边围着藤椅跑,一边不停地推杨军,想让他劝劝杨梅。 “大哥,你让开,免得误伤无辜。”杨梅道。 杨军闻言,脸皮子直抽抽。 “你就不能去别的地吗?非要在我面前晃悠?” 听着擀面杖舞的呼呼直响,杨军吓得眼皮子不停地眨巴。 “大哥,你别管,我今天非要教训这丫头不可,她竟然在家偷喝酒。” “我没有,我就是替你尝尝有没有过期。”刘兰青狡辩道。 听到这儿,杨军忍不住睁开眼了。 然后手一伸,一把抓住刘兰青。 “你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偷喝酒。” “大舅,我没有,我就是尝尝有没有过期。” 杨军翻了翻白眼:“你真当你大舅和你妈是傻子吗?” “梅子,给我往死里打。” 杨梅气喘吁吁的一把抓住刘兰青,腿一别,把她放倒在地,然后一只脚踩着她的背,擀面杖舞的呼呼响。 “坏舅舅,我下次再也不找你了,呜呜。” 杨军嗤笑道:“求之不得呢。” “坏舅舅。” 杨梅也是气极了,下手没个轻重,胳膊粗的擀面杖打的砰砰响。 杨军听了,脸皮子直抽抽。 这也忒很了吧? 眼看着杨梅越来越用力,杨军忍不住踹了她一脚。 “差不多就得了,你还真想把她打死啊?” 杨梅被一脚踹倒在地,索性擀面杖一丢,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这孩子太无法无天了,连我珍藏十来年的酒也敢偷喝。” 杨军闻言,翻了翻白眼。 合着你打孩子是因为偷喝你的酒,而不是因为喝酒这件事? “你要是想教育孩子,带回家教育,别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 杨军怀疑,她们娘俩自导自演的一场戏,故意在自己面前晃悠。 “哥,瞧您说得,孩子犯错了,我还不能教育了?” 杨军摆摆手道:“行了,我还能不了解你。” “有事就说,没事请离开。” 杨梅还想狡辩几句,但是见杨军又把眼睛闭上了,于是道:“算了,反正在你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哥,是这样的,我想送兰青去国外念书,你觉得怎么样?” 杨军闻言一怔。 叹了一口气。 历史的惯性是非常强大的,即使杨军的出现,也没能改变身边的人。 这个时间,国人争先恐后的出国留学,整个社会掀起留学热。 当然,大多数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环境和待遇的问题,他们一但出国留学,基本上就没有回来的,没办法,这是大环境使然。 但是,让杨军糊涂的是,杨梅为何要让刘兰青去国外念书呢。 “梅子,我问你,你让孩子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杨军问道。 “当然是开眼界啊。” 杨军冷哼一声:“你真是这么想的?” “当然,我就是想让她出去开开眼界,不想让她像我一样,一辈子没出去过,白活了一回,所以,让她替我走没走完的路,让她替我看没看过的风景。” “所以,你让孩子出国留学,是为了你一己之私,而非为了孩子?”杨军反问道。 “不……不是啊,大哥,这是一举二得的事啊,兰青既能开了眼界,又能替我完成我的愿望,多好的事啊。”杨梅道。 杨军闻言,叹了一口气。 看样子,杨梅是打定主意让孩子出国留学了。 再劝一定没用了。 “罢了罢了,既然你都打定主意了,何必再来问我。” 杨梅红着脸道:“大哥,你毕竟见多识广,又了解国家的政策,我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你的意见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你就告诉我,要不要出国留学啊?” 杨军道:“如果你非要听我的意见,那我的意见就是在国内好好学习,不要去国外。” “大哥,咱国内教育水平不行……” “好好好,你不用再说了,你想去就去吧。” 既然要听自己的意见,然后听了之后又要反对,那还说什么? 杨梅见杨军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踟蹰了一下。 “大哥,你真的不赞同出国留学吗?毕竟……” 还没说完,就见杨军再次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杨梅见状,只好带着刘兰青离开。 “大舅……” 刘兰青似乎想要说什么,却被杨梅一把拉走了。 等他们走后,杨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心理在作祟,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尤其是像杨梅这种稍微开了眼界的父母,更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新式教育,殊不知,也不问孩子愿不愿意,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孩子到了国外念书,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去了不是端盘子就是刷厕所,在外面卑躬屈膝的,苟延残喘,在外面受尽屈辱,回来后摇身一变又趾高气昂的,以海龟的身份耀武扬威的,其实有个毛用。 上学不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境遇,别提什么陶冶情操实现理想那些狗屁的话,说出来自己都不信。 学习和工作的手段就是为了不断改善自己的待遇,说白了,就是为了钱。 而杨梅根本不缺钱,杨军给了她一百亿,这辈子哪怕孩子的下辈子都花不完,出国纯粹是为了跟风,人云亦云,看着别人出国挺出风头的,也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去。 哎,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