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 你能吗?-《玄德》
第(2/3)页
但是后来因为得到刘备的推荐和保举,公孙瓒被任命为幽州刺史,所以刘备是公孙瓒担任幽州刺史的担保人。
现在公孙瓒乱搞事情,把幽州搞得损失严重,国家为此损失很大,难道只杀一个公孙瓒就可以吗?
刘备作为大将军,识人不明,任人唯亲,有违天子对他的信任,有违天下人对他的信任,这难道就不需要问罪吗?
所以桓典表示应该向大将军刘备问责,要求刘备对此事作出解释,并且做出惩戒,夺走他的一些权力之类的。
对于他的这个建议,朝官们反应很激烈,还是典型的分作两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对。
支持的理由很简单,都是今文学派的,反正主打一个二极管。
反对的理由很多,不单单是古文学派全力反对,一些中间派成员也不赞同。
开玩笑,他们又不傻。
刘备打了败仗还好说,你还能以此问责,剥夺他的权力也无所谓,但是现在刘备大胜归来,天下闻名,声威大震,你和他说惩戒?
他不打死你,他的部下都要找伱拼命啊。
那些骄兵悍将可只服刘备一个人,你要惩戒刘备,是不是要先问问那些骄兵悍将是个什么想法?
这一次刘备先灭了鲜卑人,再灭了袁绍,现在又要去找乌桓人对线,一旦打赢,那就是幽州大捷,功劳远远超过过错,你还要问他的罪?
别说张让觉得这很搞笑,蹇硕都因为冀州的事情而对刘备有所求。
作为宦官,冀州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刺激很大,他们意识到刘宏死去之后,宦官急切的需要一个全新的保护者来保护他们。
同时,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刘备对他们的重要性。
虽然和十常侍关系不好,但是蹇硕也是宦官,虽然此前和刘备没有太深入的关系,可冀州事件之后,蹇硕也开始倾向于刘备了。
于是张让和蹇硕都公开表示反对,坚决不认可桓典的奏表,上表要求天子做出反对的意见。
刘协虽然有一定的自己的认知,但是以他八岁的年龄,让他处理好这件事情还是难为了他,这件事情的处置权自然掌控在太皇太后手里。
董重作为侄儿、娘家人,对太皇太后董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董重和董太皇太后有一些小小的分歧。
董太皇太后当然是非常反对桓典的奏表的,但是董重却提出了另外一种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