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名士第一袁寒云-《收藏纪元》


    第(2/3)页

    方地山不解,袁寒云却半天沉默不语。

    一个月之后,袁寒云猝然撒手人寰,享年四十二岁。

    袁寒云死后,家人将他葬在西沽,与袁家颐一起。

    就是此地了!

    常闲把三轮歪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曾享誉民国的袁家二公子,就这样冷冷清清卧在一片荒郊野岭之中。

    墓地最显眼的标志,是一块石碑,上面简单的刻着五个字:袁克文之墓。

    这是袁克文的儿子袁家楫后来找人刻的。

    据说原来另有一块,上面刻有方地山题字,不知何时被人盗走。

    在这块墓碑的旁边,本来还有另外三块墓碑,一块是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的,一块是袁克文的生母金氏的。

    还有一块,是女儿袁家颐的。

    如今,这些碑都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了最后这块碑以及这块石碑上孤零零的五个字。

    袁克文之墓。

    当年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的袁寒云,就在这里了。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画文章无一不精,文采风流,时人喻为“才比子建”的袁寒云,就在这里了。

    喜唱昆曲,好玩古钱,好藏古籍,好结文人,自言“志在做一名士”的袁寒云,就在这里了。

    “风流不作帝王子,更比陈思胜一筹”的皇次子袁寒云,就在这里了。

    寂寞的庄稼地,稀疏的树林,随风摇摆的杂草。

    袁寒云之墓,就淹没在无处不生的荒草间。

    似乎在嘲笑着什么,又似乎在感怀着什么。

    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常闲能清楚的听见自己的呼吸,还能清楚的听到自己血液的流动。

    常闲有些木然的找到一根树枝,稍作沉吟,便在墓前荒地上用力书写起来,心思飞驰,字迹骨立。

    杨村吊袁寒云。

    寒云漠漠下孤坟,切切蛩声如雨声。

    俊逸无妨时光异,风流何惧阴阳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