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看门世家-《收藏纪元》


    第(2/3)页

    姥姥!

    ……

    “三六年开幕是当时的津门市长张自忠将军为戏院剪彩,马连良先生主持。当时我们家老爷子就在那儿了。“

    男子看得出是真正的戏迷,“爷们,听过相声卖站票吗?当时那人头乌泱乌泱的,是真的卖站票啊!“

    “当时马先生和姜妙香、李洪福、刘连荣、茹富蕙等名家合作,首场揭幕演出了《群英会》和《借东风》,后面马连良还加演《跳加官》。”

    “知道吗?马先生一生就演出过这一场《跳加官》啊!搁现在,别说站票,挂票也要去啊!“

    他一脸神往:“我是没这福分啰,也就我们家老爷子,打三六年开始他就在那儿,一直到退休,哪场好戏也没落下,哪个角都熟……“

    常闲也不搭话,笑吟吟的听着,他特别喜欢听这样的故事,这也是一种传承。

    “你小子运道好,他孙子我儿子眼看着要结婚,被这婚房给难住了,本来想等着房价能落点儿吧,没想到它反倒涨得邪乎……“

    男子的声音中透着无奈和落寞:“这些东西都是老爷子当年陪笑脸求来的,本来是打死也不会卖的,但谁让做老子的没本事呢!“

    老津门人有这毛病,儿子结婚,老子得给备上房子,要不然就会被人嘲笑老子没本事。

    可这一个月一千多收入的老子在长着翅膀的钢筋水泥面前,能有多大的本事呢?

    说着,他蹭的站起来,把传达室锁上:“你帮我看着点,二十分钟,我把家里的都拿来,你先看看!”

    二十分钟之后,他抱着厚实的一卷过来。

    用牛皮纸细细的包着,很是用心。

    常闲看着眼前这一堆,数数足足有二十七幅,不用细看,从灵觉感应都是真迹。

    有书有画,可能和职业关系,几乎都是扇面,主要是团扇和折扇。

    ……

    说起扇子,这又有的说头。

    我们普通人吧,自然是逮着什么就是什么,实在没有,撩起衣衫也能扇呼两下子。

    但有身份的人,可就不一样了。

    有权的人,一块泥巴都要显示等级,有钱的人,喝口水都要体现身份。

    扇子作为重要饰物,当然不能随便。

    随什么东西都要有往祖坟上刨的精神,最初的扇子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

    现如今印第安土人,人就下身披着树叶,头上戴着羽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