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乱世先兆-《大唐之征战天下》
第(2/3)页
李秀宁收好圣旨,对罗禹道:“君命难违,我需马上回去见父亲,你也跟我回去吧!”罗禹想了想,便对李秀宁道:“等他们跑回来,还有事情要交待,不如您先回去跟唐公商议,职下晚点再随李军头过去。”
李秀宁也不再说话,回房换了身衣服,从马厩里牵出一匹健马,翻身上了马背,冲罗禹点点头,就跃马而去。罗禹站在广场上等着那些特战队员跑圈回来,他们应该也在出兵之列,让这些半桶水的特战队员去去领略一下什么叫敌后特种作战也是好的,这几天得把后世类似于电报的密匙教会他们,让他们好传递情报。
今天没有排名,罗禹看着整齐归队的队员,扬声道:“我马上就要回长安,下午的时间你们自由安排,解散后各军头到出口处集合。”众人面面相觑,这参军又搞什么幺蛾子?不会又忽然间杀个回马枪吧?
罗禹也不理会他们,转身回房拿了一本线装版《易经》,径直走到出口,就站在那等着。军头们相视一眼,忙安排队员自由活动,就一齐来到罗禹身边。
罗禹看着六个军头,道:“这是一种新的传讯方法,我把原理说与你们听,然后你们去完善这种方法,记住,这是不传之秘,只限于少数几人知晓。”众人齐声应是,罗禹说完就把电报的编码原理说了出来,其实也很简单,找一母本,随便都能编出来,后世破译员大部分都是博学之人,能根据蛛丝马迹的线索找到母本,对照后就很容易破解了。
众军头听完,双眼放光,拿着那本《易经》翻来覆去的看着,脑海里想着各种编码的方法,这样的情报,就算给了敌人,也像天书一般,毫无作用,这参军年纪轻轻,他是怎么想到这主意的?看来还是将军有眼光。
罗禹不管了,这些东西没那么复杂,但要在这个时代想破解,也非易事,如果三四本母本加在一起,除了知道的人,是没办法破解的。交待了一声,就坐上马车,往长安而去。
李秀宁把罗禹带到了密室,李渊坐在正中,下首两边各坐了两个三十来岁的青衣文士,牛进达也在其中,另外还有三个没见过,他们见罗禹进来,除牛进达外,都用怀疑的眼光看了一眼,又转过头去,李渊左边第一个头戴狐毛帽的文士对李渊道:“家主,这么重要的商议场合,让一个毛孩子过来干嘛?”
李渊刚想说话,李秀宁就道:“刘叔叔,别小看人哦!”接着又对罗禹道:“这是家里的家臣,刘文静刘叔,这是杜如晦杜叔,这是房乔房叔,这位你见过了,牛叔,各位叔叔好!”
罗禹心中满是诧异,这鼎鼎大名的房谋杜断现在就在李渊手下当家臣了,那李世民以后怎么收服他俩?不管这些了,这时空本就不同于自己的时空,首先李世民不会再发动玄武门之变,现在他是老大,将来起兵后不再装傻,是无可取代的接班人,房杜二人自然会尽力辅佐。
罗禹一一行礼,李渊让罗禹坐于末位,便开口道:“圣上执意用兵辽东,秀宁也被加封为征北将军,克日出征,不知几位有什么想法?”
房玄龄道:“北方严寒,冻裂顽石,按圣上所言,三月出征,百万军民走三千多里路,怎样都得两个月的时间,到了辽东,还得整军备战,又得半月余,算下来已六月了,然后攻坚城,克顽敌,如若能在十月前结束北征,自然无虞,但攻城略地哪样不需时间,四个月想攻入平壤,迫高句丽投降,恐怕是不够的。”
罗禹能想到的,他们这些精英如何想不到?杨广号称知兵,但他没打过什么硬仗,灭南陈收青海,都是顺风顺水,他每次出征都是百万人齐上,让敌国望人而降,这次他还是老办法,征集了二十万府兵,百万民夫,浩浩荡荡,希望高句丽也望人而降,达成他一统九州的意愿,让他成为千古一帝。
杜如晦拱手道:“玄龄兄所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高句丽在高建武和渊盖苏文的带领下同仇敌忾,他们会誓死守卫家园,这也会争加战争的难度,拖长战争时间,到大雪纷飞之时,我军会进退不得。”
刘文静道:“还有一点,辽东山地居多,沟壑纵横,不利大部队作战,圣上带百万之众亦不能发挥人多之能,面对高句丽的坚城,只能选择强攻,这样会徒增多少伤亡啊……”
牛进达却道:“圣上亦知兵,我们想到的问题他也能想到,我想,这次应该是试探之举,不会发生大的战役。”
众人说完又把目光看向李渊,李渊沉思片刻后道:“几位所担心之事老夫会具折上奏,至于秀宁之职,得想法推掉才是……”
李秀宁道:“父亲,宁儿愿往辽东一展所学……”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渊打断:“宁儿,你以为真的是让你统兵征战?你想想,我李家现在的情况,你二弟神智不清,你三弟无所事事,就你还说得过去,偏又是女儿之身,这次出征,胜则罢,若败,总要有人担责,到时候你可能就是最适合当替罪羊的人选……”
李秀宁怔了一下,张张嘴,想说话,却又沉默了,脸上的神色既无奈又委屈。罗禹一直在听他们说,听这些聪明人的话总有收获的,比如李渊所说自己就没想那么深,果然姜是老的辣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