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不是许多就跟这一批一样,最终被埋葬在了地下? 朱羽把这本册子放进了袋子里,提着出了收藏室。 他需要好好的预习一下关于当时蒙古汗城的资料。 反正左右无事,就当是给自己找点事做了。 这一研究,就到了晚上。 倒还真让他找出来些东西。 哈拉和林,在目前的蒙古国境内。 而那个被埋掉的送黄金队伍,大概率也在蒙古国。 朱羽正在研究路线的时候,凯茜叫他下去吃晚饭。 吃完晚饭,朱羽现在觉得自己是不是需要学一学蒙古文? 毕竟网页上的即时翻译系统,对于翻译蒙古畏兀字是不太可能,毕竟蒙哥还在当大汗的时候,蒙古族的文字是畏兀字。 这蒙古畏兀字现在蒙古人也在用。 汉字文书里提着一些信息,朱羽觉得如果能够对照着那些蒙古军令、书信会更好一些。 吃完饭,朱羽打算继续学的时候,接到了温海教授的电话。 “朱羽,你手里有竹简?”温海的声音很急切,“真的假的?” “是真的。”朱羽没想到温海这么急,他立刻就确定,这竹简恐怕不简单,不过想想这样的竹简,应该都不会简单。 “那在哪里?能送到国内来吗?” “恐怕不行。”朱羽说,“竹简保存的不好,有些已经碎了,我希望能够找到专家,帮我修复一下。” “那竹简的来历……”温海试探的问。 “我买的。从一个美国商人的手里买来的。”朱羽解释,“他说,是一位盗墓者盗的一座大墓,里面当时还有一些青铜器和金器。不过那些东西都卖掉了,只余下这些东西。” 温海痛惜——这盗墓贼太可恨了! 但是竹简是朱羽买来的,他无法劝朱羽把东西捐出来。 上一次朱羽让他把其中的内容影印出来,并进行研究,发表文章,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过…… 温海想到一件事情,顿时觉得开心起来。 朱羽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虽然东西拿不回去,但修复后,这些东西是可以拍照的。 研究东西,不一定非要原物对不对? 思路一打开,顿时觉得天地皆宽,温海说: “朱先生,我有一个朋友已经退休了,他曾经参与了睡虎地秦简的修复工作,所以我觉得他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没问题,麻烦你帮我邀请一下,中介费、修复费用、来往费用我来出!” 朱羽觉得也需要专业的人来搞。睡虎地秦简的情况他有些了解,当时那些简都已经不成样子了,但经过专业人的员的修复,竟然从上面提取到了信息。 朱羽在网上还看到过介绍古简修复的工作——一根已经扭曲成团状,看着根麻绳一样的竹简,泡在特殊的药水里之后,慢慢舒展开,然后再经过其他工序的修复,基本上还原。 很厉害! 第二天一早,朱羽就接到了温海的电话,他说,那位名叫梁子介的教授带着他的徒弟明天将出发前往纽约,让朱羽派人接。 朱羽很开心。 这件事情解决后,朱羽继续开始研究那些文书。 他已经理清了那些文书的大概脉络。这些文书有些是汉军用于记载行军事宜的。大小事都记,应该是应对蒙古贵族的询问检查。 有些则是汉军和蒙古骑兵和其他军队联络用的,说的一些军事上的不怎么涉密的事情,或者说有涉密的事情,蒙古骑兵也不是很在意。 他们行军疾如风,也不在意一时一城的得失,所以对行踪不是很隐密。 所以朱羽就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了不少关于打下来的城池,搜刮到的黄金财物的去处。 有些当时就赏给了千夫长之类的军官,有些则集中在一起,作为补给用,更多的还是运往类似哈拉和林,以及这支蒙古军队的出处,部落聚集地。 除了先前那个比较明确的,应该有黄金遗存的地方外,朱羽至少又找到了三个被提及的黄金埋藏点。 这三个点,两个在蒙古国境内,一个在俄罗斯境内。 还真是出乎朱羽的意料。 不过地名都是古地名,范围也比较大,想要寻找的话,还真需要大量的研究以及充足的时间。 不过朱羽对于这个还真有时间。 梁子介六十六岁,他的学生何春明博士毕业,一直在充当梁子介的助手。 飞机上,梁子介考问何春明: “春明,你看了那些照片,能不能确定竹简是什么时期的?” 何春明戴着眼镜,一副很斯文样子。他推了推眼镜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