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客人居然是她!-《大宋世祖》
第(2/3)页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如黄鹂轻鸣,似夜莺哀转。
赵似勐地转头看向明朝霞。
这首词原作者是李之仪,号称苏东坡门下“头号走狗”,自己即位以后,他跟着大苏公日子过得滋润得很。
大苏公过世后,他被擢升为成均大学文学院右司业,弘文院东坡馆主编撰,专门负责整理大苏公遗留下来的文字。
而且他还是前司寇范纯仁范仲公的弟子...所以他没有被贬去太平州;没有被贬去太平州,老婆孩子就不会因为旅途劳顿而病死,也不会遇到杨姝。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李之仪怎么可能写得出《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不能让大宋灿烂的诗词文化有缺憾,正好我记得这首词,于是逆长江而上时,顺手写下了这首词。没错,不用怀疑,杨慎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也“有感而发”,顺手写了出来。
唉,为了让后人不留遗憾,为了华夏文化不缺失,我真是操碎了心。
自己写的词,都是小范围流传,就算藏不住被刊登在报纸杂志上,俺也是用笔名,披马甲,让大宋士林一阵轰动,什么时候我朝又出现一位诗词天才。
唉!没办法,自己一向就是这么低调。
偏偏刚写出来的词,墨迹未干,就被明朝霞转述给了她的闺蜜。这个娘们的嘴一点都不紧!
一曲终了,众人久久不能从绕梁未去的歌声中脱离出来。
“唱得真好!”
“不,是官家的这首词写得好。”
“我们不用在此互相吹捧了。我的词写得很好,李娘子唱得更好。”赵似一锤定音。
明朝霞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李清照也忍不住用袖子遮住嘴巴,轻笑起来。李师师看着赵似,目光闪动,神情复杂。
笑完后,明朝霞附在赵似耳边说道:“李师师通晓音律书画,芳名远扬。臣妾知道的,她最喜欢凄婉清凉的诗词,尤其爱唱哀怨缠绵的曲子。这曲《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还有上回的《摸鱼儿.雁丘词》,师师是爱不释手,一天不唱上一回不甘心,确实爱煞了。”
喜欢凄婉清凉的诗词,爱唱哀怨缠绵的曲子?应该跟她凄苦的童年有关吧。
“官家,你觉得师师唱得如何?”明朝霞问道。
“非常好,把词的情感唱得淋漓尽致。”
“没有其它了?”
“没有了。唱曲,我只会听,不会点评,只知道好听就是好听,不好听就是不好听。”
赵似爽朗干脆的回答让坐在对面的李师师一愣。
以前给其他人唱曲,曲终时,听曲的人搜肠刮肚,极尽赞美之词,恨不得带着一本辞海词典在身边,从里面摘取最美藻的字词来形容,根本不管形容得妥不妥当。
唯独没有人像赵似这样直白,“唱曲,我只会听,不会点评,只知道好听就是好听,不好听就是不好听。”
只是他这么一番话,比其他男子千言万语、词藻华丽的点评赞美,要有力得多,直抵人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