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步又一步,对面的宋军总是在崩溃的边缘上,可就是不崩。 现在的宋军,怎么如此韧性十足。 嵬名安惠曾经跟宋军在平乐城、平夏城等地多次交过手,深知这支军队的秉性。 现在却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要是像平夏城的时候,自己如此进攻,他们早就崩溃了。可是现在,却坚韧无比,彷佛换成了钢筋铁骨,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下来了。 可嵬名安惠却知道,铁人队快要支持不下去了。披着如此沉重的三层甲(布衣不算),走一步都要费尽力气。 天气又如此炎热,在重甲里的人,像是被泡在水里一样。 偏偏宋军就是死扛着不崩溃。 突然,嵬名安惠看到宋军中路方阵和左路方阵之间,来了一支骑兵,大约数百人。他们不像是来冲锋的,只是载着数百人赶到。 这些被用马载来的步兵,装饰很怪异,穿着皮甲,戴着圆弧尖翘的头盔,腰上挂着好几个袋子,背上还背着一杆木叉子。 最引人瞩目的是他们肩上扛着一杆奇怪的武器。 他们正是甲五十六步兵团前营,宋军第一支混编的火枪部队。 在集合好的队伍里,叶旁看到他的老熟人,吴二雄。这位陪戎士官终于成了副尉。 两人默契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叶旁大声喊道:“集合,在这里列队!” 六百火枪手斜斜地站成一条线,正好面对着夏军铁人队的侧翼,又避开了后退的己方长矛手。 他们分成交错的两排,在口令下开始准备射击。 他们把后背的那杆铁叉子取下,插在身前的地上,再把二十来斤重的火枪架在叉子上。然后搬开燧发扳机,给引药池倒上火药。 有赵似,宋军怎么可能还从火绳枪开始,起步必须是燧发前膛枪。 只是钢的产量低,必须用去制造更需要的刀剑,枪管只能用熟铁铸造。坚固度靠厚度来凑。所以宋国的第一代燧发枪,跟火绳枪一样笨重。 嵬名安惠直觉告诉他,这些人非常地危险!他连忙带着铁人队,调转方向,向这些人冲去。 只是铁人队行动缓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成了活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