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四十)-《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第(2/3)页

    却没料到,竟如此迅速。

    李白轻轻点头“不执着,不强求,顺其自然。”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仕途非我归处。”

    若非有此信念,他不可能一点就透。

    这世间,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仕途。

    “丹丘心中无需自责。”

    “华山举荐之事,我依旧需要谢你。”

    “不入仕一次,便会永远心存侥幸,那份侥幸之下,执念会更深,搅的人夜夜难安。”

    “我知你是为了帮我。”

    李白接过元丹丘新煮的茶,轻抿一口,满脸的惬意。

    元丹丘也是一笑,没有再多说。

    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和李白,都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不过,司马宗师会对你偏爱至此,倒在我意料之外。”

    元丹丘顿了顿,补充道。

    李白敛眉,偏爱吗?

    说实话,他比任何人都心知,司马承祯偏爱的是阿月。

    “神游八极之表,自是忘年交。”

    岑勋适时开口。

    随着李白名动大唐,司马承祯当年在天台山的评价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白听着琴音,喝着清茶,心中思索他得早日返回长安。

    家书,不必特意再写。

    阿月听到那篇《将进酒》便会知他心意。

    这世上,知他者,莫过于阿月。

    茫茫大梦中,唯我独先觉。

    “岑兄,不知接下来有何安排?”他和岑勋同游河南道,撇下岑勋独自归京,略有不妥。

    闻言,岑勋抬眸,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白一眼,轻咳一声“惦念家中长辈,还是想早些回长安。”

    “不知太白意下如何?”

    “等来日再把臂同游,可好?”

    李白眨眨眼,顿觉心旷神怡“岑兄挂念家中长辈乃是孝顺之举,我岂有不应之理。”

    孝顺,传统美德。

    能光明正大的回长安了,李白又想赋诗一首了。

    远在长安的荪歌听到了那首被传颂的《将进酒》,微微弯了弯眉眼。

    有一千古名篇,打卡完成。

    不同于荪歌的欢喜,小瘦墩无语至极,抬头问天。

    太白仙人锦绣诗篇,万人追捧。

    在私塾,他的诗反面教材。

    可他觉得没问题啊,简单明了,朗朗上口不好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