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之八十五-《江边垂柳春意浓》
第(2/3)页
蕙兰:写在本子上的留言,苍劲有力各具特色。人物性格特征,也能一目了然。敲打到文档上,风格全消失了。都是千篇一律,不觉得可惜吗?
瑾瑜:还是你有眼光,确实有些遗憾。现在是键盘时代,很少写在纸上了,不知是好还是坏。
蕙兰:对你来说是好事,你的字拿不出手,写的像小学生字。
瑾瑜:你说的也有道理。你的字一直比我的字好,对你来说就有些委屈了。
蕙兰:有得必有失,顺其自然吧。撇开字体不提,学习名家名言,收获还是有的。
瑾瑜:这些名家名言,时刻激励着我。至今读来,依旧亲切。当时场景,历历在目。
蕙兰:当时在北戴河和首师大,你写给我的那些书信里,可没少提及过这些大家。
瑾瑜:时间一晃快过去三十年,这些老前辈都成耄耋啦。还有汪曾祺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
蕙兰:给你敲打完了,看不清的略去。我去整理头发,该赶去聚餐了。
瑾瑜:老婆辛苦了。不用急着赶,路上小心点。前辈的名言,记得学习哦。
附上留言几则,愿与大家分享。
文学即人学。人情练达即文章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高洪波
1992.7.9
时任《中国作家》杂志编辑部常务副主编
自信!
汪兆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