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神僧不管是有意无意,我等受此大恩,无以为报,感激是应该的。”莫闲说。
⊕dǐng⊕diǎn⊕小⊕说,.2⊕3.♂o< s="arn:2p 0 2p 0">
“你们道家从身体入手,我们佛家从心灵入手,大体如是,最终都汇于无,天下修行。本是一家,可惜阎罗殿执着于法执。天下怕又起波澜,好自为之。”野僧广行并没有答理他们的感激之情,反而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多谢神僧指diǎn!”莫闲大喜。
“修行既要广其神通,又要精专如一,你们几人之中,居然道巫都有,每种修行方法都能成功。你们走吧!”
莫闲等人拜别了野僧,莫闲却将这里的一切,通过心灵传送给本尊,甚至将自己的感觉也传给了本尊。
本尊闭上眼睛,场景又一次出现在眼前,好似他亲临现场一样,重复在脑中模拟,每一遍都有新的体验。
道从身体入心灵,性命双修,达到身心一如,与道合真,而佛从心灵入手,除了真言宗,也就是密宗,有diǎn类似道家性命双修,其余各宗都是用心灵变化影响身体变化,以彻悟真如,达到不生不死的涅槃状态。
最终两者都是殊途同归,就像登山,一个是从山南,一个是从山北,但到达dǐng峰,都是一样,两者异名而同归。
莫闲修行黄庭之道,依据身体各部功能,是身体各部分功能的完善和升华。本身完全是存想而出,到达高级阶段,却又能显现于人前,带着不可思议的神通。
这是以身体为基础,心灵起主导作用的一种修法,不像佛家存想,完全是构建一个虚幻的佛国或者金刚之类,但两者有相通的地方。
不论道佛,在理论上都要求修者心中相信,不相信很难成功,也就是不信自然无以明。
从修法来说,道的修法往往一步一个脚印,在基础方法有特长,而佛的修行,大多数一开始就介入心灵,起diǎn较高,但也较虚,往往有人佛道双修,以道家入门,到后来转向佛法,以期更高的突破。
佛教如果透过其经书的神秘表相,往往修法很明显,而道经之中,特别是金丹正法,通篇是隐语,正好张紫阳所说:饶君聪明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莫闲在一遍遍的看,一遍遍听,眼中精光闪烁,对于野僧的神通和道行,他看出来些许,但他做不到,用道家的话说,就是无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