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道佛辨,详解支林话二禅-《黄庭仙道》


    第(2/3)页

    其他二人也贺喜,莫闲说:“同喜,我近日进步,可惜不在山中,不得清净,难以全身心投入,真希望战争早些结束。”

    “我们也希望战争结束,早日回到寺中,参禅悟道。”道宣说。

    “道友,上次你谈四禅时,只是简单说了四禅境界,我进入内明,见身心虚寂,不见内外,好像初禅之中,也是如此。”莫闲说。

    “你修道时,修的是哪一家道法?”

    “我修的是黄庭大道。”

    “《黄庭经》,这倒与我佛门的观想法门相似,但我佛门观想菩萨、佛与金刚,而《黄庭经》却观想自身内部之神,但你道门却执着于气,很难证入虚空。”道宣说。

    莫闲笑笑,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道宣争论,道佛两家都说自己高明,莫闲看来,这些为无谓之争。

    谢草儿脸色不豫,莫闲使了一个眼色:“这种争论对我们来说,意义并不大,让道佛两门的上层人士去争论,我想听听禅法中是怎么说的。”

    “初禅由欲界定开始,渐至未到地定,定心渐深,经一日或七日,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觉身如云如影,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间发,渐渐遍入全身,引发十六触,也就是动、庠、凉、暖、轻、重、涩和滑,这是前八触,后八触与之类似,为掉、猗、冷、热、浮、沉、坚和软,前者较粗,后者较细。

    此为初禅发动,禅又名支林,意为诸支之林,初禅共五支: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这五支依次发生,得二功德,一为离过德,二为善心德。”

    说到禅修,道宣立刻眉飞色舞,佛道却与道教不同,其基本修法,可见各佛经中,说得明明白白,根本不保守,这也是佛教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当然,其修法可公开,但其法术神通,则不现于佛经,为秘传。

    而道门经书中,往往却是隐语,不懂者读之,往往如坠迷雾,这也是普传和秘传的区别,如无师欲修行,佛门的确比道门方便。

    在道宣的说法中,还是有些概念不同于世俗,切切不可望文生义,必须弄准确其含义。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也就是离过德,到了初禅层次,得尝初禅的快乐,才知道出家不亏。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那么二禅是怎么一种境界,怎样从初禅天进入二禅天?”莫闲又问到。

    道宣修至二禅,完全有实证,他接着说:“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欲进二禅,必须舍弃初禅的种种乐,对初禅心生厌倦,才能进入二禅,从初禅中脱出,进入二禅的有觉无观定,又心生厌倦,从有觉无观定到无觉无观定,二禅有四支,内净支、喜支、乐支和一心支,生三种功德,即离过德、善心德和信敬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