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二)-《清明祝》


    第(2/3)页

    “惭愧……”卫怀含着泪,低声言道。

    “既然卫先生救国之心如此迫切,那我就于此昭示汝等:本官可祭酒之奏,即日便施行书院之制度!”

    卫怀猛然抬起头来,虽然雨还未停,但他已从渐渐飞散的乌云中看到一丝阳光了。“谢郡王!”卫怀喊道。

    “你们能为此事不惧风雨,特来向本官请愿,实令我感动万分啊!我南京有这等百姓,何愁不得兴盛?”万和顺嗟叹一声,又拿出一副忧国忧民的神色,“今日你们使命已完,还请诸位早早散去,以免受风寒之苦啊!”

    “是……”

    卫怀这个‘是’字还未出口,就被夏元龙轻轻地那一拍给打断了。他回头一看夏元龙,见他正朝着自己朝眼色,那意思极为明白:不可轻易地走了他!

    卫怀便微微扭回头,愣愣地看着地上豆大的雨珠。他很明白,此刻若放了万和顺,那他日后万一翻悔,便再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天赐良机了。

    但他退却了。他不敢把他的一切都在此刻孤注一掷,他不敢像夏元龙一样,为了改革事业,能拼了命的将万和顺逼上绝路。他为了克服内心的犹疑,转而一遍遍劝自己要相信身为王爷的他绝不会食言。

    于是,卫怀犹豫地回过头来。

    夏元龙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不敢放松。

    “都回去吧。”他最终还是说道。

    夏元龙失望地低下头,那感觉像是从万丈高崖掉进深不见底的深渊。他茫然地看着渐渐退去的百姓,见卫怀捡起藤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卫先生,你劳苦啦……”万和顺抚了抚他的背,然后带着那虚伪至极的笑脸转身登上了车。

    马夫驾着车在夏元龙面前奔驰而过,飞溅起一身的泥水;抬头望天,雨势已然不大了。

    “人英,你还跪在那儿干什么呢?起来呀。”杨怀绳问道。

    “仲方兄,你怎么还不知道?”夏元龙几声苦笑,仰天长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