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南巡(上)-《惊雷入汉》
第(3/3)页
汉帝刘禅在川中听到这般结果,不由得暗自苦笑。这帝王家最怕的是子嗣之争,夺位之乱。同时也怕后继无人,或是子嗣不济被他人得了大权做了傀儡。以自己来自后世的见识与机心,今时今日这个时代,又有几人能够在自己眼皮底下篡位,夺位?
若是没人能够超越自己,自己又只剩下刘动一个后人,难道还把这唯一的儿子杀了?
破怒为笑,看得一众文武心惊肉跳,汉家皇帝不仅仅是下手狠辣,更是深不可测,而今遇到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笑,这是什么情况?
“朕仅此一子,即为诸卿他日之主。南方有乱不可不定,然襄王以身犯险未免不智。朕欲往南方一行,江南有羊祜,吾彦统之,荆州有杜预镇守,此两处朕皆不忧。唯有中原与川中尚须人统筹其事,应对变故,何人可担之?”
刘禅打定了注意,决意南行看看自己的爱子成长的如何,面对群臣没了丝毫怒意,反倒是开始着手安排后续事宜。
川中之事素来是樊建与司马胜之为主心骨,可樊建已然高龄经过太子之乱后已显不堪,老态尽显,难堪大任。而司马胜之久持宫中之事,乃是皇室之守护,如今皇室继承者仅有襄王一人,必是离不开司马胜之的教导。
听闻陛下询问,樊建以目视郤正,司马胜之也是同样。见此状况刘禅如何不明白?当下便使郤正统领川中诸事,樊建,司马胜之,高玩等人辅之。
郤正领命之后,群臣开始商议下一名人选。大将军姜维卧病许昌的事情知晓的人不多,但时间这么久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前方战略要地边陲关隘都有汉之名将精兵镇守,不足为虑。
但中原的整体形势以及军事调度还是需要有人坐镇的,姜维就算迟暮之年仍是威震天下。
只要姜维在许昌,晋人便不敢轻举妄动,但凡是都有万一,若真是不在了,又有谁能够震慑晋人呢?
“此距许昌千里之途,中原形势刻不容缓,川中之臣多不熟中原之事,陛下可从中原众将中择人代之,如此大将军也可安心养病早日痊愈。”郤正既然成为了川中群臣之首,此时也是当仁不让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语一出,群臣皆是认可郤正所言。川中文武调往中原,必然有熟悉中原情况的过程,如此一来倒是效率不高。不如就地取材,拔中原文武暂代姜维之位,方可让姜维的病体有所缓和,安心养病。
刘禅微微颔首道:“依众卿所见,何人可暂代伯约之位?”
司马胜之沉吟道:“诸葛思远才智过人,声名卓著,或可代之。”
身为诸葛武侯后人的诸葛瞻在川中便是名声在外,沉淀磨砺之后征讨南海,江东,北上江淮,立下战功无数。无论是声望还是战绩都足以接替姜维,暂时成为中原地区汉军的总指挥。
“诸葛思远确是上佳人选,不过尚需一人为辅。”刘禅思考片刻道。
郤正等人闻言便知刘禅一定是另有动作。眼下许昌诸事都是由何攀代为掌握,加上诸葛瞻正好可以弥补何攀军事上的不足。但陛下偏偏还要挑选一人作为诸葛瞻的副手,由此可见何攀恐怕另有事情处理,无法继续留在许昌了。
众人纷纷推荐人选,刘禅思量半刻还是决定调拨川中的黄崇前往许昌辅佐诸葛瞻。原因无他,黄崇为人谨慎细致,在一旁不至于有权力之争,更增辅佐之效。况且黄崇同样是遍布天下,对于中原形势并不陌生。
除了黄崇,刘禅还钦点了江统,刘汴等一众魏国降臣委以重任,可谓是用心良苦。
局势动荡,凭借川人之力绝难回天,此时此刻正是用人之时。江统等人久居中原,又是魏国名臣,正好可以发挥作用。是包藏祸心,有所筹划还是兢兢业业为大汉江山出力,看得便是这一遭。
聪明都知道汉帝刘禅敢于如此安排重用魏臣,必然是有了万全准备,这个时候就算是有心搞小动作也是不敢动弹,唯有听命行事尽心尽力的工作才能得到信任与重用。
朝堂之上看似官阶无数,实则是各大世家在政坛的博弈结果。因为此事而被削弱了权势或是官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人一家之祸端,暗中牵扯之广令人发指。没了价值,又怎在名利场上讨生活?
身为一国之君,刘禅早已洞悉内中利害,此举一处正是对症下药,让这些人通过这一次的动荡世局与汉朝荣辱与共,成为真正的汉家臣民!
安排就绪,汉帝刘禅以何越为参谋,文鸯为先锋,点兵一万五千人离开成都一路南下,准备深入印州处理南方之乱,更借此机会看看海外诸国打得究竟是何主意!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