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守(下)-《惊雷入汉》


    第(2/3)页

    忍耐,必须忍耐啊……

    ……

    晋军缓缓迫近,是试探也是总攻的前兆!

    马隆派出的晋军都是精锐之辈,一番试探必然能试出汉军的虚实。汉军如果真的是虚张声势,那么晋军便立即从试探的模式转为决战的模式。如果汉军兵力雄厚,晋军不过撤回少数兵力,有主力坐镇自然可以保证大军没有损失。

    踏过边界,汉军阵势忽而一变,数千汉军竟然不战自退!!

    刀枪不举汉军忽而后撤,这倒是出乎了晋军以及马隆的意料之外。所谓退兵,并非完全退走,而是通过向后方的撤退保持与晋军之距离。换而言之,先前两军距离多远,经过汉军之主动撤退后,距离仍是保持不变。

    晋军此番试探,可谓毫无收获。

    做出继续前进的决定,要有比方才更大的决心才可以。现在退兵,不过一步便返回晋国地界;继续向前,每一步都是深入敌境。汉军可以无止境的后退,晋军却未必有足够的胆量与魄力不断向前!

    一旦深入汉家地界之内,即便是马隆全军在此,也未必有不败的把握!

    进是为了把自己放在更加有利的位置,退同样是为了保持对自己有益的态势。一进一退显示了马隆之气魄,更让人见识了姜胜之谋略!

    “嗯?想不到这姜胜有此机心,倒是不错的对手!”马隆双眼微微一怔,略带一丝不快的说道,字里行间是赞赏可语气谁都听得出来是有些怒了。

    “哼哼!这般手段就想吓住我么?进兵!”马隆冷哼一声下令道!

    军令如山,前方的千余晋军鼓噪而进,后方马隆大军来则是前进到前部人马方才停步的位置。

    见晋军有所动作,汉军方面号角声响起,并非是冲锋,而是再退!!晋军前进了多少距离,汉军便退却多少距离。迎面拦路,却是避而不战,诱敌深入,这般战术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实战当中是十分考验人的。

    “不敢战么?再进!”马隆双目一眯,杀气一凛道。

    高声呐喊,晋军继续逼近前方千余锐卒气势森然,阵列紧密,手中刀枪不断高举上扬耀武扬威!

    后方马隆默默催动大军缓缓跟进,专注观察汉军之表现。同时暗中派出探子侦查四周动静,看看这汉军到底玩弄什么把戏,是否真的有所埋伏。

    汉军依然无视晋军赤裸裸的挑衅,带有几分忍辱吞声的味道继续后退。不过这一次晋军前进的时间与距离比起前两次都要长些,足足推进了三里地方才停步。待尘埃落地,晋军之阵列依旧,汉人之阵势仍然,双方都是不漏破绽!

    “哦?并没有发现伏兵?你确定么!?”马隆手捻须髯听探子的回报,方圆十余里内没有发现汉人藏有伏兵的迹象。这些探子都是精明的人,传回来的消息十有**准确无误,不过两军作战又是如此富有谋略的对手,那十分之一的机会便足以决定成败。

    马隆沉思片刻终于做了决定道:“擂鼓进兵,鼓声不停不许停步,号角不起不可冲锋!”再次进兵马隆已然决心一战,看看汉军之动向究竟如何,又有多少的耐力。

    再次退兵汉军方面已然感觉到气氛不同前次,晋军一鼓作气连续推进五里仍是没有丝毫的停歇之意。

    汉军主将姜胜面沉似水道:“马隆此举恐怕已然窥破我等虚实,迅速通知附近城县严防城池,准备接应我等入城。”

    汉军大将骆秀道:“晋人兵力与我等相仿,即便一战也未必是败,将军何必……”

    “马隆深谙兵法不可小觑,北海魏军兵力众多,怎会将所有出击兵马尽数投入眼前?我料其必然有所后手,一旦我方退的过深,便失去了对边界之监视力量。晋人在背后搞什么花样我等已然无法侦查得知,唯有退避才是上上之策!”姜胜自有一股天生领袖的气质,断然拒绝骆秀之话语,说的头头是道。即便骆秀之作战经验远远丰富于姜胜,而姜胜话语之中也没有丝毫安抚之意,可骆秀仍是倾心听从,不再争辩。

    连续退了十里,汉军忽然兵分数路脚下速度陡然转快各自散去!这一下子来得突然,晋军先锋没有号角之令不敢冲锋追击,后方的马隆也没想到汉军竟然一哄而散,不由得有些怔在当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