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战火再起(下)-《惊雷入汉》


    第(2/3)页

    文立想了想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陛下布局深远,人所莫及,只是眼前难关终须熬过才是。”

    刘禅闻言颔首表示赞同,旋即起身负手道:“川中文武陨落甚多,朕每思及便感心力憔悴,太子治理川中日久,广休有何看法?”

    文立闻言慎重道:“陛下正直建功立业之时,不过是最近操劳,少有歇息所致。不如陛下回转川中暂歇,也可考察太子之德行。”

    自从刘禅北伐,很少回到川中。就是眼前和魏国的战事告一段落,也是屯兵雍凉的样子,文立不直言评价太子刘湛,反而劝刘禅回川中,其用意也是好心。毕竟刘禅离川时幼子尚在襁褓之中,一年和张皇后母子未见怎能不思念?

    “也好,朕在此处也无甚大用,广休告知廖元俭,霍绍先,朕明日回川。”刘禅吩咐一声后,便回房休息,若是有家人陪伴想必自己不会觉得如此疲惫吧……可自己的家,却是永远都回不去的,那是不属于这里的时代啊……

    得到了刘禅的授意和接见,这个时候黄崇和吴国使者薛珝已然在返程的途中。沿途蜀汉兵力薄弱不说,一看也都是已新兵居多。薛珝嘴上不住的夸奖蜀军雄壮,心中倒是揣摩黄崇当日所言“蜀中甲士十存五六”非是虚言。

    南方用兵,雍凉也要用兵,这样的局面下蜀国内部分不都是新兵才怪呢……

    蜀主刘禅对于吴国的同盟之意颇为赞叹,同意从国中军备抽出三十辆投石车送给吴国。

    比起吴国要求的五十辆,这可不算多。然而马钧和刘邵都遇害了,蜀汉的投石车也只能是送出一辆少一辆。先有五百副新式斗具,再有三十辆投石车,蜀汉对于吴国同盟表示出的诚意也算是足够了。

    薛珝和黄崇顺着长江回到建业,沿途山越并起的情况也是无法遮掩的。黄崇十分惊讶吴国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摆平山越,要知道吴国和魏国撕破脸皮在即,内患不除怎么挡得住魏人?

    吴主孙亮对此倒是颇有信心,示意黄崇可以留在江东观察局势变化。黄崇身为蜀国使者,这个时候倒也愿意留下看吴国如何处理这山越危机!顺路还可以看看老朋友荀勖。

    自从黄崇离开后,荀勖便难以和吴国的世家重臣们见面,更不用说吴主孙亮了。而跟随荀勖来到吴国的随从们更是被限制了出入馆驿的自由,甚至武器都被吴国缴械。

    到了这个份儿上,谁都知道吴国的态度。而荀勖能保住性命就已经是烧高香,哪还会在武器的问题上和吴人发生冲突呢……馆驿渐渐地成了荀勖和魏人唯一能够自由活动的区域。

    黄崇再次来到江东,安排的馆驿已然是另一处了。

    听说黄崇来拜访,荀勖微微感到意外。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荀勖在江东人物眼中的地位早已不如从前,这黄崇来见自己是耀武扬威,还是想羞辱一番呢?

    “公曾先生许久未见,为何如此憔悴?”黄崇进入馆驿后开门见山的道。

    荀勖把眼看了看黄崇身后不仅是蜀国的随从,更有吴国的大臣和侍卫相随,当下拱手还礼道:“偶感风寒,倒是让黄大人见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