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锋锐之师(上)-《惊雷入汉》
第(2/3)页
于是留下霍弋以及五千蜀军镇守弘农,文虎点兵三千装作弘农方面的援军跟随使者开赴潼关。等到文虎的军队走后,刘禅带着两千五百名御林军,悄悄的跟在后面,准备做黄雀。
迁移到弘农的百姓至此才知道这城池早被蜀军攻破,然而使者已经跟随蜀军走了,留守的蜀军又是不少,有心揭穿却也是无能为力。为了确保潼关无忧,当先被迁移到弘农的百姓都是妇孺老人,青壮都要留着守城,这些人有什么能力?
蜀军接管了弘农郡,对于城中的富户百姓都是秋毫无犯,并且广派军士维持城中治安,又有呼雷阙的人员混在民间引导百姓的言论方向,顺其自然的便把百姓内心的恐惧一一化解,乃至转为易于接受蜀汉统治的态度。
那穿着魏军盔甲的三千蜀兵百姓都是看得到的,这三千“自己人”进了潼关,潼关守不守得住已然是人们的共识。蜀汉的主力部队马上就要到来,这个时候还是认命的好。
谁不知道眼下魏国的危机?四面开战,败多胜少,偌大一个国家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丧气和悲观态度的人已然超过了半数。民心如此,国家何为?
前方战事紧迫,文虎这一路“魏国援军”走的也不慢,随行的通关时使者抢先一步去关里通传。进入潼关地界之后,远远就可以听到沉重雄浑的撞击声,这是蜀汉的投石车正在摧残潼关城墙。
投石车作战看起来是较为轻松的一种战法,实则并非如此。凡是机械工具都有一个磨损程度,威力越是强大,消耗的越是迅速。马钧为“天下巧手”,一身技巧超然于这个时代,也被时代所局限着。改进性能,延长机械使用的寿命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可什么器械也难以禁得住这么疯狂的使用。若非姜维携带的投石车足够多,有些底子,也不敢这般的疯狂使用。
每架投石车一轮要投掷几十块石头,数十架投石车一轮就是几千块石头,而每天要投掷多少轮?这些日耗数万的石块,都是依靠蜀汉以及异族联军在附近的山上开采所得,光是这一项耗费便已经消耗了蜀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到了晚上军卒还要强行攻城叩关,潼关的攻守之战虽然是蜀人掌握着主动权,但压力并不比守关魏军轻。换句话说很有可能守军还能支撑,但蜀军已然把自己累得吐血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刘禅的密旨,文虎非常清楚,那是陛下在决定攀山越岭偷袭潼关时,派人传给西线的消息。陛下是九五之尊,更是汉室复兴的旗帜,刘禅以身犯险,姜维如何不急?若是陛下有了什么闪失,作为蜀汉重臣的自己岂非成了千古罪人?眼前复兴汉室的大好形势也会随之毁于一旦啊!
因此姜维豁出全力攻击潼关,唯恐刘禅深入敌后遇到什么危险。要知道潼关这里可是有十余万魏军,而从许昌到洛阳一旦得知刘禅的踪迹,怎会不集结大军前来围剿?
好在带来的消息还有一条,江东荆州大将施绩已然讨平了新野的魏军,斩杀魏军荆州留守大将陈骞于军中。有荆州的吴军牵制和威胁着,想必潼关的魏军要回撤,而许昌洛阳的魏军更是无法往潼关方向支援。如此一来,刘禅的万余人马只要不和回援许昌的魏军碰上,想必还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话虽如此,这等深系国家兴亡的大事仍旧是马虎不得,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要知道自从陛下投身行伍以来,以身犯险可不是第一次了。其实像陛下这样的年岁,按理说应是稳重成熟的阶段,不知为何在军务方面总是有些少年人才有的燥进轻兵之举。
从几天的攻势来看,司马昭钟会等魏国重臣猛将都没有露过面,城头上出现最多的反而是魏将张统。根据观察,城中的兵力似乎也有所变化,不少伤兵依旧在奋战,却得不到轮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