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方角逐(上)-《惊雷入汉》
第(2/3)页
喊话的老者在长安乃至三辅之地名望都是极高,就算朝廷的官员见了也不敢不敬之三分。眼下竟是对一军卒如此客气,这简直是从来未有之事儿。随从的人员都是各家各户的宿老,其中许多人家世渊源,数代为朝廷高官,可以说是三辅地区最为重要的士人集团。
所谓三辅指的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统称。这三处所在乃是天子脚下的要地,治所便是在刘禅占据的长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三辅的官员世家为了避乱,不少都迁到了川中,时人谓之为东州士。然而东州士不过是一个统称,东州士的主要力量却是三辅世家,其中以扶风人士居多,因此后人将东州士的精髓部分称之为“扶风帮”。
刘禅在府邸中与姜维,范长生等文武正在探讨下一步应该如何是好,同时也要以牙还牙,为爱子刘虔报仇雪恨。
司马氏三大重将中,司马亮在八阵中战死,司马望被南蛮健将王约所杀,司马骏被俘虏后伤势过重而亡。刘禅的手中一下子有了三颗司马氏要员的人头,将其埋葬便是以恩抱怨了,然而刘禅并不打算这么做。
中原被魏家统治了几十年,刘禅如何展示自己的宽仁博爱,魏人也不会傻的来投奔自己。人们往往是说的义正言辞,事到临头从来都是考虑自己,没几个人会在意所谓的仁义。
与其凸显自己的大度,还不如利用这三个人头打击司马氏的威信。涉及到自己儿子的血海深仇,更是不用讲究大度了,谁会为不疼惜自己儿子的人效命呢?
就算先主在世也是同样,真要动手,还有今天的刘禅么?
这个时候御林军校尉入内通报,刘禅与群臣相视而笑道:“来的正是巧了,朕亲自去迎接。”范长生与黄崇等人闻言也是一笑,知道这三颗人头总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
……
吴国大都督陆凯率领四万精锐渡江北上,在前方等待的乃是大将丁奉,朱异的军队。
寿春一战丁奉与朱异被魏军击败,损伤足有将近五万人。其中三万多人都是死在攻城战中,这让丁奉等人懊恼不已。从东吴立国至今,攻坚始终是吴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到了北方,没有战马之利,再没有攻坚之能,就算占据两淮青徐,又拿什么和曹魏抗衡呢?
两军很快便会师一处,屯驻在合肥新城,江东的粮草辎重也是源源不绝的运往此处。这是关乎东吴国运的一战,更是影响三国走势的一战,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审慎以待。
无论是陆凯,还是丁奉,朱异等人,首先关心的并不是魏军的动向,而是蜀汉在西方的战况。
长安城在地理上是曹魏在西方最为重要的屏障,更是攸关雍凉二州归属的要地。但在中原人士,乃至江东人士的心中,长安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
这是决定北伐胜败的一城,蜀汉若不能下长安,夺取的土地再多也是无益;魏军若是守不住长安,有什么理由相信魏军能守住洛阳,守住许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