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重回故国(2)-《惊雷入汉》


    第(2/3)页

    文士之言正是高汾连日焦躁的原因,女儿在宫中受宠之时得罪了不少妃嫔。这些妃嫔背后虽然没有什么实力,可家中和自己也差不多都是封侯。现在女儿失势,托人带信回家,言语中多有苦恼担忧之意。

    北上许昌的人数从刘邵,范恩的两人之行变成了七人之行。在山岩处攻击刘邵的是王祚和徐绍,孙彧三人。在山林中埋伏范恩的则是文俶,文虎兄弟。几人脱离了战场之后,舍弃了马匹武器扮作百姓摸样试图逃回江东。好不容易到了夏口,一打听才知道吴国内部生变,这一干人等都变成了孙綝的党羽。

    回到国内只有死路一条,孙綝已死谁想去陪葬呢?文氏兄弟本是魏人,只是父亲被魏军杀死,去投奔魏国也是行不通的。几人商议一番,既然中原和江东都没有了立足之地,唯有去蜀中碰碰运气。

    几人在江东都是能征惯战的将军,到了川中也算有晋身的资本。更何况蜀汉和曹魏是敌对之国,与吴国是同盟关系。就算是收留了几人,也不会伤到蜀汉和东吴联盟的根本。江东大可以装作不知此事,因为这点小事坏了两国的关系是绝对不值得的。

    一路上风餐露宿,为了躲避关卡几人甚至很少进入城镇。最多只是在乡村中求得一些饭食,普通百姓在几人面前无论是斗智还是斗勇都远远不是对手。直到这茫茫大山之中,没有地图又很少遇到人烟,只能凭借大概的方向行走。

    王祚,文俶等人数次都是泄了气,准备放弃。可又心有不甘,互相勉励振作之下才走到了汉中地界。刘邵和范恩一生火便被王祚文俶等人发现。于是上演了这一出误会。

    刘邵身上虽然没有什么证明身份的物件,可恰好有一张蜀汉皇帝刘禅的手谕。被搜到之后,王祚等人顿感刘邵不简单。于是赶忙联络文家兄弟,这才免去了你死我活的一番恶战。

    看到刘禅的手谕,二人的任务为何王祚等人也能猜出个大概。几人正愁没有晋身之礼,若是能助刘邵等人完成此事,想来他日定时得蜀汉器重。刘邵和范恩两人也是想得明白,这五人的身手皆是不弱,而且行事谨慎。能得王祚和文俶兄弟相助,把马钧带回蜀地应有事半功倍之效。

    王祚等五人是走逃无路,只有投奔蜀汉才能保全性命。所以刘邵和范恩对于几人的诚意没有丝毫的怀疑。大家一拍即合化干戈为玉帛,做了一番筹划分作三队北上。

    许昌作为中原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又是曹魏的国都所在,整个中原的大族世家都在这里设立了府邸,可以说是权贵云集。马钧没有什么背景家世,也可以说是背景和家世过于平常。在偏僻些的城县还能有些地位,到了这顶尖人物汇聚的许昌便是不值一提了。

    刘邵和王祚,文俶等人分三路而行,沿途虽是辛苦,庆幸的是也没有什么阻碍。魏君曹髦被中护军贾充所刺,不治身亡。许昌的防备只是增强了数日便又是恢复如常。

    曹髦死后,司马昭马上带着群臣去找太后。逼太后下诏宣曹髦悖逆不道,自陷大祸,依照汉昌邑王刘贺的故事用庶民的身份安葬曹髦。太后不是曹髦,再不情愿也要依照司马昭的意思去做。否则的话因此丢了性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谓汉昌邑王刘贺故事,指的是公元前七十四年的七月十八日,当时的大将军霍光迎昌邑王刘贺为汉帝。不想这刘贺是个纨绔子弟,做事浪荡惯了,当了皇帝没有收敛,竟是做一些荒唐事。结果只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忍无可忍的群臣废黜。据说在这二十七天的皇帝生活中,刘贺一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就有四十多件荒唐事发生。

    这诏书一下,大家都看得明白,把曹髦和刘贺相提并论是有悖现实的。但这是司马氏警告继任者的一种手段,就算你是当今天子,一样可以让你身败名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