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烽烟再起(1)-《惊雷入汉》


    第(2/3)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南中地区一向是蜀汉的大后方资源充足,但此番南下的军队前后估计要超过数万人,粮草的消耗光是依靠南中地区恐怕难以支撑。必须调集成都乃至南方各郡的资源集中到永昌,才能保证大军后顾无忧。蜀汉众人对于打通道路颇有信心,但是要确定个时日,多长时间可以完成这丰功伟业还是难以估算的。充足的后备资源自然是必不可少。

    除了军备外,用以和大夏,身毒等各国进行贸易的物资也要提早的运往永昌。永昌目前的规模恐怕难以承载大量的人力和物资,还需要朝廷中有人前往永昌坐镇,负责指挥建造仓库,铺设道路。鉴于诸葛瞻在武阳的优异表现,众人都推荐诸葛瞻负责此事。蛮夷之人对于诸葛氏还是多有崇拜的,永昌大兴土木所用到的都是蛮夷之人,有诸葛瞻前往坐镇也会比较容易沟通。

    张翼,诸葛瞻负责开路和准备工作,商团自然是由马承为主帅。马承走遍大江南北域外西赛,经验丰富,虽然没有到过南方诸国,但马承这方面的阅历和经验是无人可比的。对于刘禅的器重,马承也是感激非常。自己身为将门之后,可从小到大走南闯北从未指挥过军队。若是把马承当做一员将领,冲锋阵前多半是不合格的,但作为商团的首领则是如鱼得水。可以说这次的南方之行是刘禅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与域外各国打交道,除了贸易上的交流,更少不了文化上的交流。代表堂堂大汉的商队中若是没有几名饱学之士,难免让人瞧扁了大汉。在这个商业并不发达的时代,各国之间吸引的其实更多的是文化,并非经济利益。

    许勋,尹宗都是蜀中的大儒,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在蜀中文人的地位还是无人能及的。只有谯周稳稳的在二人之上而已。对于南中荒凉之地,这些文人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在家中治学,传播圣名才是文人乐于做的。如今是出使域外,情况便是不同了,这是何等的功业?一旦成功名望地位都远远超过其他文人,比在家中治学着书强过百倍。因此二人闻言都是请命要求随军而行。

    众人热烈的讨论许久,大概的人选和框架算是初步定下。刘禅想了想道:“此行乃是百年未见的壮举,若有人可记录沿途所经之事岂不妙哉?”

    群臣一听也是赞同,许勋尹宗等人是川中的大儒,这等记录的事情实在难以牵动二人的心思。谯周先前被二人抢先一步报名参团,如今连忙举荐道:“启禀陛下,臣有弟子陈寿可胜此任!”

    陈寿?莫不是《三国志》的作者么?听到谯周所言,刘禅心里一惊。一旁的诸葛瞻闻言却是眉头一紧道:“陈寿此人我也识得,无甚大才,恐怕不堪任用。”

    “诸葛思远此言何意?我的弟子我还不清楚么?”谯周心知诸葛瞻素来瞧不起陈寿,当下据理力争。

    “谯公过滤了,瞻以为此事应由经验丰富的大臣搭档。陈寿官职低微,经验尚浅若是有何差错,恐怕连累谯公美名。”诸葛瞻冷冷的答道。

    见二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众人连忙劝解。刘禅笑道:“既然谯公有所推荐,不如请高足来此一叙。”
    第(2/3)页